第114章 恩威并施 王者之道慑人心(三合一)(3/8)
他算是同一时代的人,以前还同殿为臣。
若是陶侃加入大夏,那么他和谢安、谢玄天然便是一派,他们这一派再加上谢晦,军中的沉田子、实力也不算弱了。
陶侃也明白这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一个王朝的朝堂,便是一个最顶级的江湖,无数文武臣子,只要加入其中,就会身不由己的成为某个派别之人。
派别不同,利益诉求自然会产生冲突,这时候,君王便可高高在上,调节麾下群臣。
无论是什么世界,什么力量等级,即便是原世界传说中的天庭,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有的君主能震慑八方,麾下的派别斗而不破,都能为势力的扩张增强而努力,而有的君主没有威严,麾下就会诞生党争,勾心斗角,你死我活。
对于加入大夏,陶侃并不反对。
而谢安、谢玄,还有谢晦,陈郡谢氏的三人,有文有武,能力不凡,和他们走的近一些,也没有什么坏处。
……
第二天。
就如谢安说的一样,王景在勤政殿召见了陶侃。
对于这位武庙名将,治理地方的能力更在统兵之上的名臣,王景颇感兴趣,在召见的时候,询问了不少问题。
而陶侃面不改色,对答如流,或许他的答桉偏重于魏晋时代,和大夏的体系有个别的地方不相符,但他处理事情的方向,以及思路,都十分的巧妙。
能在世家门阀势力最强的时候,以寒门之身成为朝廷重臣的陶侃,名声虽然还没他的后代陶渊明大,但能力远胜寻常的九阶名臣。
单论内政能力,都在九十点以上。
与此同时,王景也从他的言语之中,知道了陶侃对于世家门阀的态度,陶侃虽然出身寒门,但并没有对门阀喊打喊杀。
总的来说,他做什么事情都习惯按照国法和所处的时代来处理内政和军务。若是国法要求打压豪族,他便以国法为准绳。
若是世家门阀势大,已经碾压皇权,能更改国法的程度,他也不会头铁和对方撞的你死我活。
渔夫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陶侃的心境和作风,差不多便是如此。
离开皇宫后。
陶侃身上多了一个监察御史的官职,属于督查省,等到宁德行省设立之后,就要和章惇一起前往宣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连绵的细雨如同丝线,笼罩了金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