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艰难的田赋改革与主动前往新大陆(3/6)
旧是6年义务教育制度,读小学的花费低(这也是相对而言的,纸墨笔砚花费也不小。)
但中学的花费却不少,每年的学费就四五千,要是家中小孩多的话,十几年的积蓄可能在读中学的那三年时间消耗一空。现在的大汉和后世有几分相似,教育,医疗和住房所谓的大汉百姓新要面对的问题。
而就在这个时候,周勃找到徐凡。
他看到徐凡马上诉苦道:“陛下,要是您知道金银矿的位置,何不告诉朝廷?让朝廷直接掌管这些金银矿,这些增加的收入可以让朝廷做很多的事情,您一直设想的降低农业税就有着落了。”
周勃为大汉的丞相已经有4年时间,他这四年时间主要就在做两件事情,一件就是延续萧何曹参他们的政策,大力建设基建项目,让大汉54个郡都有轨道连接,同时以铁轨取代木轨,建设大汉的铁轨主干网络。
搞大基建就相当于财政转移,把朝廷收上去的财富再次是转移到地方来,可以带动当地百姓的就业情况,提升沿线钢铁行业的发展,对地方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地方郡县各级汉吏,对朝廷修轨道,修铁路,修码头,修沥青马路,都是举双手支持,所以大基建周勃这4年来做的非常顺利,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二就是深化大汉的税制改革,降低大汉农户的负担,提升他们的收入,让农户的收入也能达到大汉的小康标准。
田赋的改革就非常复杂,周勃推动了4年,即便有天子的支持,农家在地方上协助,但降低农赋依旧是在艰难的推进当中。
目前还只是在上郡,九原郡,雁门郡,北地郡等大汉十个最贫穷的边郡,他们的田赋由三成减少到两成,周勃想要在自己两个丞相任期之内,把大汉的田赋由三成降低为一成,依旧是任重道远,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希望完成。
在大汉增加税率困难,降低税率更加困难。尤其是农税,涉及到方方面面,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为过。
这些年大汉产业发展的极快,加上大汉朝廷又手握少府这样的吸金利器,大汉朝廷收入增长是非常快的,减少一些田赋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个问题真正的阻碍是在地方郡县,他们的收入本就不高,田赋甚至占据很大一部分,朝廷收银钱,可以通过大汉的四大钱庄系统,把这部分财富快速的转移到朝廷中央。
但如果朝廷收的是粮食,棉布,丝绸,食盐这些实物因为其庞大的数量和高昂的转运费用,朝廷就不得不把这些物资留在地方,建立仓储与储存这些物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