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卖的是人情世故~(2/6)
而且越是市面上买不到,这种面子就越大。”
孙庆余立即给出了一个精准的数字。
孙向阳再度添了一把火。
“这是盯上咱们的钱了啊,其实我上次去信用社的时候,那个王主任就有点殷勤的过分,苏县这次借走也算是好事,就怕以后还会有人源源不断的想要借咱们的钱。”
孙庆余大有一种,你别觉得我傻的模样,这么贵的枣,除了傻子谁会买?
这不是坑人吗?
有她盯着,别人再想打主意,必须得好好掂量掂量。
孙庆余也不傻,听到孙向阳的解释,隐隐有些明白过来。
这次是苏慧晚,但以后呢?
“要不去地区的信用社开个账号?”
只要看看后世那些老年人家里囤积的各种养生品就知道这些钱到底有多好赚了。
“你觉得县里的高档养生枣能卖多少钱一斤?”
到时候只要跟炼焦厂那边说好就行。
孙庆余忍不住说道。
说完后,孙庆余又好奇的问道:“你听谁说的?前不久炼焦厂那边刚入了账,除了大队长来问了一句,我也没往外说。”
孙向阳对此倒是信心十足。
因为随着孙向阳这一番话说下来,哪怕他知道这些枣是怎么回事,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心动了。
孙庆余往高了说,毕竟连那伊拉克蜜枣才三毛钱,乡下种的普通枣,还能比那枣贵?
“少了,这种高档养生枣,五斤一盒,初步定价十块,折算下来,两块钱一斤。”
有了这次‘教训’,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账上放太多钱。
孙向阳神秘一笑。
那些生产队,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年底结算?
“向阳,这钱要不别借了,苏副县那边我去说。”
孙向阳笑了笑问道。
前不久,苏慧晚直接给所有生产队下了通知,要收枣,所以对此他并不意外。
以他脑海中各种销售经验,到时候随便找点人炒作一番,都能卖爆。
就算卖三毛钱一斤,五十万能买八十吨。
全县所有的枣都收来,才多少?
“直接发?这还没到过年呢。”
像生产小队的队长,这些人拿是生产小队的平均工分。
不过因为平均的缘故,肯定比不得一些拿最多的社员,属于中游。
所以,只要打出这种招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也能取信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