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躁动是双水湾(3/5)
但这次却没人说什么闲话,甚至那些生产队格外的主动,生怕错过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有了。
挑选谁,是那些生产队的事情,老支书只是给出了名额,但有一点,老支书给了一个月的试用期,美曰其名,如果谁偷奸耍滑,直接被赶走,从哪来回哪去,双水湾煤矿养不起这样的大爷。
所以就算为了面子,那些生产大队也会尽量挑选好的,能干活的,至于这里面有多少是那些干部的亲戚,朋友,就不是老支书,也不是双水湾能管的了。
用老支书的话说,水太清了养不住鱼。
只要是人,就难免会有有些私心。
同时,那些生产大队也派了一些心灵手巧的妇女来到双水湾,正式加入剪纸画小组,甚至就连公社那边,也派了五个妇女过来。
不管公社还是生产队,唯一相同的就是,派的都是妇女,没有一个是黄花大闺女。
因为大闺女终究要嫁人,到时候嫁出去了算怎么回事?
剪纸画属于哪边?
而妇女就不同了,早就结婚,有了男人孩子,压根不可能跑。
反倒是公社那边派人来,更像是一个对外的信号,预示着双水湾生产大队跟公社关系密切,亲如一家。
有了这个态度,至于真相如何,还重要吗?
等到周围几个生产队,差不多小两百号人到来,双水湾再度热闹起来,他们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挖窑洞。
因为煤矿施行的是三班倒,而他们来了以后,很多人要经常住在这边,毕竟距离双水湾最远的一个生产大队,光赶路就得一个多小时。
而且这会农村很少有人有自行车,光靠走路,这么远走过来,估计力气都没了一半,还怎么干活?
虽然之前为了煤矿,挖了十孔窑洞当宿舍,如今沙坪坝的人搬迁到这边以后,那些人也都回了自己家,不过这些窑洞,现在已经给了矿务局来的队伍居住,剩下的,有的当成了煤矿办公室,有的当成了仓库。
这批新人来根本就没地方住,这也是老支书让他们提前来这边的原因。
好在这会天气热,一些人懒得回家,在平地上铺个草席子,就能对付一晚上。
等挖好窑洞以后,还会进行专门的培训,由原来的老人先领着到矿井下面干活,最后等矿井竖起来以后,再重新分配班组。
只是这么一来,双水湾刚刚收的粮食,顿时捉襟见肘起来。
不得已,只能拿着苏慧晚批的条子从供销社那边买粮食。
提起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