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全新内存技术和芯片叠加(2/3)
可能都知道b成本高昂,所以即便不罕见,也只能在高端产品上见到它。
b的特点之一,也是以相比ddr/gddr更小的尺寸、更高的效率(部分)实现更高的传输带宽。
从传输位宽的角度来看,每层drade是2个128bt通道,4层drade高度的b内存总共就是1024bt位宽。
很多gp、cp周围都有4片这样的b内存,则总共位宽就是4096bt。
由此可见b在带宽上具有着超高的吞吐量。
这样内存要是用在手机上一定会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效率。
只是为什么没有人把它用在手机上?
那是不是因为贵,所以才没有下放到消费级市场呢?
就算b内存再贵也不可能贵到哪里去,几百块的成本消费者都是承受得起的。
消费者:我们是缺那几百块的人吗?
实际上并不是的。
这其中有三个问题在里面。
第一个就是成本问题,虽然这个是小问题,但是厂家们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技术手机cp根本用不到这么高带宽的内存。
第三个问题就是b内存的延迟实在是太高了。
就因为这三个因素厂家们不得不放弃b内存。
曹莽所购买的br内存采用全新的设计,解决了b内存当前所有的问题。
更低廉的制造成本,更低的读取写入延迟。
曹莽购买的第二件产品就是k存储内存技术。
目前市面上采用的都是ec和f这两种内存。
ec目前是最当红的便携移动产品解决方案,目的在于简化终端产品存储器的设计。
由于nandf芯片的不同厂牌包括三星、东芝或海力士、镁光等,但设计厂商在导入时,都需要根据每家公司的产品和技术特性来重新设计,过去并没有1个技术能够通用所有厂牌的nandf芯片。
这样内存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宜,它的缺点就是读写效率比较低。
这种内存目前为止最高读取效率为400b/,写入效率是70b/。(特指2015年。)
f内存是2011年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发布了第一代通用闪存存储标准,即f20的前身。
不过第一代的f并不受欢迎,也没有对ec标准产生明显的影响。
到了2013年,edec在当年9月发布了f20的新一代闪存存储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