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过年(3/4)
饰喜庆的那一套。
沈菡看她们这一统换,可算明白为什么份例少的妃嫔连衣服都不够穿了。
原来除了衣服,其他要费布料的地方还有这么多。
亏得之前沈菡的份例涨了老多,不愁料子和棉花做新的。当然了,旧的换下来也不是就不用了,出了正月再拿出来用就行了。
沈菡嘱咐紫芙悄悄给福格送一套去:“颜色不要太扎眼,也不要大包小包带过去招摇,拣实用的先送过去用着。”
福格收到后也递给紫芙一大包东西:“我新绣了件斗篷,正好你带回去吧。”
紫芙:“……不是说让您别绣了吗”
福格递给她一把银瓜子送她出门:“哎呀过年的年礼,姐姐穿着喜庆嘛!”戴佳氏虽是包衣,但其实家境很好,福格的叔父噶鲁是天子近臣,还抚养过大阿哥,并不缺钱。
紫芙无奈只好收下。
除了这些琐事,还有些大头事务。比如紫芙得带人清点东西,青衿负责算账清账。
沈菡觉得自己之前道听途说的‘清宫太监宫女都不让识字’真是假的可笑。
她一个小福晋,身边的事都不少了,管外事、管东西、管账的一个都不能少,要是太监宫女都不识字,难不成都要宫妃自己干
沈菡听紫芙说,小选后没能成为后宫主位的都得进关防衙门培训。
按照个人的培训结果不同,女红好的,梳头好的,按摩好的,煮茶好的等等,各有各的前程。
最出挑的一拨当然是分去伺候主子,次一等的才会分去各处使用。当然也有笨的什么也学不好的,那就只能去打杂了,更差的还可能被撵出宫去。
而这里面最有前程的一拨就是能写会算的。
因为主子别的人可以没有,但打理里外事务,管账本的总得有一个吧
且因为包衣普通人家的姑娘识字的特别少,所以但凡水平不错的,最后基本都能分到主子身边伺候。
太监就更不必说了,宫里识字的太监更少。
虽然清朝入关后极力防备太监,但还是那句话,读过书的和没读过书的,说话做事水平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物以稀为贵,何况在宫里,人走得越高,对人才的需求就越大是真的。
别人不论,皇上身边的顾问行就是个好例子。
以沈菡平日所见,顾问行的文化素养绝对算是不错的了,而且他还很好学,有时候皇上读书时闲扯了两句,他竟能接上——沈菡就听不懂。
而皇上也并不忌讳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