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玄武门之变(二)(2/3)
冯立杀死敬君弘后,对部下说:“这也可以略微报答太子殿下了。”于是,他丢掉兵器,落荒而逃。至此,政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
政变发生时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担任警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径直来到李渊所在的船上。
李渊大惊,问道:“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
尉迟恭回答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担任警卫。”
李渊对裴寂等人说:“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
萧瑀和陈叔达说:“建成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奸邪的阴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说:“好!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
当时,宿卫军和秦王府的兵马与东宫和齐王府的亲信交战还没有停止,尉迟恭请求李渊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李渊听从了他的建议。
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从东上阁门出来宣布敕令,众人便这样安定下来了。
李渊又让黄门侍郎裴寂前往东宫开导原李建成麾下的诸将士,将士们便都弃职而散。
于是,李渊召世民前来,抚慰他说:“近些日子以来,我几乎产生了投杼的疑惑。”
李世民跪了下来,伏在李渊的胸前,嚎啕大哭良久。
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幼儿都被残忍杀害,还在宗室的名册上删除他们的名字。
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后宫组成部分,其中较著名的是原来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李元吉死后被李世民纳为妾,但没有正式封号,宫中呼为“巢剌王妃”,是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唯一一个生下子女的嫔妃。
这也是李世民为部分学者所诟病的原因,认为他霸占弟媳,有悖伦常。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李唐皇室本就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较中原汉族更为开放,兄纳弟媳很正常,他们的思想中**的概念较为淡薄。
秦王府诸将领准备将李建成和李元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