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金身(1/4)
八十年代,江汉的夏日酷暑难耐,凡册作为燕京大学考古系的研究生,刚毕业就被分到江汉考古研究所当研究员,因为毕业论文是研究明清文物,故被分到了明清组,专门对两朝文物进行鉴定和修复。
刚到江汉的第二天早上,所长王立仁就将他叫到办公室:“小凡,不好意思,人手不够,刚来就要你投入文物修复;你应该知道,明朝在我省一共出了两百多位藩王,他们死后的陪葬品不仅多而且精美;这几年,随着国家建设有所增加,开挖的地方增多,被发现的古墓也越来越多,其中就有这些藩王墓;对这些文物的辨认、整理和修复任务较重,而江汉作为省会,必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所长,没问题的,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不辜负您的期望!”凡册回复道。
“那行,废话不多说,我带你去文物室,由朱镇南老师带着你工作。”王立仁说着,走出办公室,向文物室走去;凡册也跟了出去。
“朱老师,小凡来了,他的工作你来安排;昨天下午他来江汉,是你和司机接的火车,应该见过了吧。”王立仁说着。
“见过,见过,小伙子很有活力,是块干活的料,对明清两朝历史也非常了解,不亏是北大的高材生啊!我有信心带好他,请所长放心!”朱镇南说道。
“没有,没有,还有很多要向朱老师学习。”凡册谦虚的说道。
“那行,老朱,他就交给你了,我要忙其他的了。”说着,王立仁走了出去。
凡册环顾了下四周,十几个同事都在低头修复文物;他慢慢得转动着脑袋,忽然眼睛一亮,一个真人般大的陶瓷和尚坐像立在桌上,坐像的皮肤呈浅黄色,身上批着绿色袈裟,虽然整个釉面局部有些脱落,但任然真假难辨,特别是面部开脸的表情,仿佛要开口跟你说话一样。
另一张桌上,一顶十几厘米高,直径足有五六厘米的金冠正在一双巧手中恢复着它的原貌,金冠两侧各镶嵌一条纯金长龙,身上的龙鳞精小细微、栩栩如生。
凡册望了一周,这里面有青绿色高浮雕九龙戏珠和田玉摆件,正在被修复底座,还有个直径三十厘米青花缠枝莲纹天球瓶,正在被修复釉料脱落部分;好东西真的太多了,应接不暇。
“看花眼了吧,哈哈,我们这些宝贝都是王公墓出土的,一般平民墓葬出不了这些。”朱镇南说着。
“朱老师,朱老师,”突然,一个年轻人边说边走了进来:“可能要出趟现场,石门县夹山附近发现一个墓葬,当地农民在挖野菜,突然挖不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