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漠北春耕(3/4)
条措施。
萧正航想了想说:“这样百姓是不会瞒报了。不过朝廷的税收会减少一大笔的。”
“咱们啊,不能只盯着一处地方收税,你们啊,经济书也看了不少了,还是需要多看。一个地方的经济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这里我们免除了人头税,老百姓手头里多了几个钱,他们会干什么呢?”杨正诱导的启发着这位省级大员。
“多了几个钱,应该会买点衣服,修下房子什么的吧?”萧正航想了想说道。
“是啊,他们会买衣服,买砖头修房子,还会买些吃的用的。衣服布匹我们可是收税的啊。”
“也是啊,他们买了布匹,我们布匹税就能增长一些。虽然达不到人头税那么多,可是也差不了多少。更重要的是百姓人口会增加很多,朝廷也有了充足的百姓和兵员。”萧正航想了想说道。
“是啊,他们会多生几个孩子,也会多几件衣服,多几口吃食,日子啊也会好过了很多啊。”杨正感慨的说道。
杨正其实刚开始也有想过把土地政策改成后世的样子,还有废除农奴,人人平等,均分田地等,可是那样的话,自己肯定是第二个王莽。别看那些士兵天天学习帮助百姓,可是如果不能升官发财,他们可能不敢说反叛,但是也肯定不会尽心。
想到这里,杨正又想到兑换出来的玉米种子,“萧爱卿,你回去派遣工作组的时候,每人除了带犁具,还要带新式作物的种子,我叫它玉米,到时候直接从店里拿犁具的时候拿就行了,种植方法都有。”
“新作物?是什么?”
“是一种海外作物。我叫它玉米,主要特点就是晒干了后保存时间长,磨成粉后和面粉差不多,嫩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煮了吃,甜美异常啊。土豆保存比较麻烦,要么挖地窖,要么做土豆粉。更重要的是,收下玉米后,它的秸秆可以切碎做成饲料,冬天可以喂牛羊。”
“哦,还有这种作物。我回去就安排,让每组人都带着,讲给各个村子里的百姓们。”
杨正点了点头,看到老汉走了过来,“谢谢陛下赐予神器。”
“怎么又跪下了,起来吧。”杨正扶着激动的老伯起来,“这具犁就送给你们了,其他需要的可以到城里商行去购买,如果没钱的话可以去银行贷款,带着户籍就可以了,每家两块大洋的额度,不过只能买种子农具用。不要利息,一年内还了就行了。另外商行又推出了几种新的种子,你们可以去看看,建议每家可以先种个两亩三亩的,效果好的话明年再多种,种植方法啊在商行里都有小册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