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阶段成果(2/4)
是去图书馆看书,背书。
商场里的笔记本,钢笔墨水更是卖的飞快,因为不管是学生、士兵、还是工匠们,甚至包括县里的官员也在研读各种以前未知的学问。如兰画眉孙国安走到哪都背着个挎包,里面装上书,笔记什么的。
杨正也是一刻空闲都没有,除了给军校学生上课之外,还要抽时间去医学院、县衙学堂那里给他们讲解他们不是太明白的问题。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冬去春来。转眼间冬天已经过去了,草原上的小草也开始逐渐的发芽。去往矿区的水泥路已经修好,4米宽,15公分厚,和后世村村通差不多标准的路,但在这个时代就是利器。一辆辆马车在路上飞奔,来来往往运输着矿产。
萧县令那里已经招募了周边的一些小部落牧民过来挖矿,按照他们开采的数量给与钱财。因为草原上不缺马匹,所以每户先赊了一辆马车、一些开采工具后,牧民便成为了旷工。
草原的日子不好过,没几天吃的饱饭的。来到这里之后,每天拉一车铜矿,五百多斤,能获得100块钱,可以买四五十斤大米,够一家人好几天吃了。所以牧民在这里也还算安稳,毕竟在这块戈壁放牧的部落,都是受尽了大部落欺压的小部落。
帐篷区都建设在专一的地方,每家每户画了块地皮,由他们自己建设。来的早的几家已经开始修起了自己的房子了。家里的小孩子也都在旁边的学校读书,虽然学堂比较拥挤,但是还是能够认识字的,毕竟单独学会拼音,也是不难的。
杨正最近也算回了下血,外面铜矿工人拉过来四五百一吨,汉人则是一千元一吨。卖到系统能卖两万多。当然薛延陀人也在学习汉字汉话,每个月都汉语考试,考过了按照汉人待遇,发放安北城户籍。这些小部落的人也是穷怕了,每天抱着字典不松开。
城外的耕地也已经开垦了起来,县衙提供的耕牛农具土豆种子、粮食种子都已经种了下去,汉人对土地的热爱已经到了骨头里。虽然土地比较贫瘠,但没有赋税,想来应该能过得不错的。
税收现在原先只有商行按照营业额的一成收取,现在安倍城外几百米也已经形成了一座小镇,里面饭馆皮毛贸易,牛肉羊肉等也开始交易起来。塑料纸币经过几个月的推广,受到了百姓广泛的欢迎,毕竟从没见过这种漂亮的货币,而且能够从商店购买到外面没有的物资,那里只收纸币的。
当然杨正知道,这都是暂时的,信用货币现在还玩不转,哪怕自己有系统支撑。以后肯定要成立银行,铸造银元,实施银本位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