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真相的一角(3/4)
/br>在强大的吸力之下,地面砖石开裂,尘土飞扬,一幢幢小木屋拔地而起,所到之处几乎成为了一片废墟,以及,余下一个个冒着滥彩烟尘的深坑!而且除了那些从后室中带出的“乐器”外,范宁感觉在这一片狼藉之中,有很多围观的“村民”都消失不见了!“墓碑在那里。”琼伸出手中的长笛。广场尽头的虚无之处,高度不甚引人注意的矩形石板上,刻着“Дmntpnn·Дmntpneвnч·Шoctakoвnч”的俄罗斯语,以及用“d-be-c-b”四个音符构成的肖斯塔科维奇“dsch”动机。灯塔的光辉从后方天际处射出,照亮了墓碑上流动的肥皂薄膜。“我不知道这首《第九交响曲》是怎么样的,致敬的环节得靠你来完成,不过有‘星轨’的雏形在手,帮伱建立与这些乐器的高深联系,对你控制音响效果也会有一定帮助。”现在不是对其他细枝末节进行过多讨论的时候,范宁点点头,随手卷起了地上的一根烂木条。弦乐器奏出轻松闲适的降e大调主题,连接句引出长号呆板的四度音程细碎的小军鼓敲奏,随后短笛在高音区吹奏出一长串诙谐的嘲讽式语调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九交响曲》逐渐取代了颅内响起的斯克里亚宾《白色弥撒》。两人随即往灯塔的方向腾空而起。过了好几分钟,f先生都没有出现,这让范宁的推测得到了半个证实,心中松了口气。此人神出鬼没,也许仍然尾随到了b-105,甚至听见了这部作品,以他的记忆力和灵感,也许不出多时便能复述这部作品.但总是存在一个不短的时间差,己方在去往灯塔的通道上,足以占得先机了。“说实话,父亲在选曲时似乎也带上了一定的寓意啊,讨厌‘被安排’的寓意”当初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落下胜利的帷幕,恰逢肖斯塔科维奇在构思《第九交响曲》,那位领袖希望他写一部和贝九一样的、恢弘崇高的、末乐章带合唱的交响曲,来歌颂自己想歌颂之事,结果肖斯塔科维奇却写了这么一首短小、揶揄、充满着讽刺意味的、戏谑曲一般的交响曲.“叮咚——”飞行的途中手机日志提示声又响。「在这种自然法则和辉光七色全然崩坏的地带,不知道人体内部的生理规律是否还能和外界保持一致?人的感知已经彻底失灵了,但如果生理规律尚且一致的话,那调查小队进入b-105恐怕有近十个月了,因为爱丽丝·唐娜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