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随他去(2/6)
要依靠宗族,发动民力,选举民意代表监督政务,又要整治宗族,这不是悖论吗?
弄的李纲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性子急的李纲等不及朱琏和李敬回来,就跑来找赵佶吐槽。
“李卿家,你是知道的,朕刚继位的时候,也是勤政爱民,可是朕运气不好啊,没碰见宗泽,李敬这样的干才,反而被一**佞湖弄了!”
原本还担心赵佶到了临安,被遗老遗少那些儒腐哄着复辟,如今听见赵佶这么说。
李纲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看来赵佶这几年在金人哪里的苦没有白吃,回来时候急于掌权又被李敬蛮横的举动吓住了。
开始面对现实了。
“笑什么笑,朕是说,如今能亲眼看见大宋的太平盛世,朕很欣慰,你也知道,昔日朕喜欢出宫微服私访!”
不是李纲想笑,他是实在忍不住。
出宫去玩就是玩,跟着几个奸佞妓院厮混都搞的举国皆知,居然厚着脸皮说自己微服私访。
看见李纲大笑,还不以为意。
“论说,临安不是都城,没有昔日的汴梁繁华,可是这才太平几日,街道上各种海产,南洋,西洋的各种珍奇货物,三司的精盐,铁器,水车配件,那些伤亡士卒和家卷搞出来的蜂窝煤,咸鱼,海产,李家的瓷器,水泥,奶粉,南洋水果,杂货,比大宋之前各位祖宗在世时候,不知繁华几何!”
都是人,谁也不能做到不食人间烟火。
别看大宋发行了那么多金元,银元,街上的稻米,布匹,不仅没有涨价,还略微降价了。
南洋的稻米一年三熟,产量很稳定。
西洋多了港口和藩属国,不仅可以贩运茶叶和瓷器,铁器,西洋的棉花纺织城棉纱,运到福建,临安再织成布匹,随着李家各地铺设的批发市场,低价优质的提供给宋人。
富裕的不光是各种作坊和商户的东家。
吃饱穿暖的宋人越来越多。
各地巡视的李纲当然感觉得到,他甚至能感觉先行政治改良的山东,大量人口投入从军,航海,沿海工坊中挣钱,即便在家的也在组织开矿,组织大面积种植茶叶,水果,大蒜等等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更加富裕。
“当下大宋治国的方向无错,虽步伐激进,无伤大雅!”
“谢上皇,你这个茶很不错,福建的吧?”
到了临安以后,赵佶日子还是很惬意的。
朱琏雇佣了一些汴梁城逃出来的宦官,也派遣了一些官仆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