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缺,很缺(3/6)
建的厂子里。
赵福金,赵玉盘拉着关胜家卷,种彦鸿的郡主夫人一起下南洋了。
赵璎珞不敢留在登州,带着幽怨的小眼神,踏上了前往辽东的船,她要盯着杨再兴,许崇他们为东北春种拓展土地。
其实李敬蛮喜欢孩子的,自己两个儿子长的都比较漂亮。
他专门去厂里做了一个推车,把两儿子并排放在一起。
每天推到海边。
整个临海居的人都在逗弄。
“堂堂靖王爷,居然众目睽睽之下,自己带孩子!”
知道乔清澜和顾无双疯忙,郑怜玉都无语了。
大宋朝以前的王爷自己都需要人伺候。
如今伺候起了孩子。
“祁虹心细,把家里安排的妥妥帖帖,奶妈和专门带孩子的侍女也寸步不离,我也就是带着玩!”
这还真不是假话。
….不管是原来的侍女,还是重新雇佣的知根知底的新仆。
都被祁虹教的像模像样,管的井井有条。
李敬早上去看水师学堂早操,偶尔上课,偶尔去靖字军看新兵训练。
下午回来才逗逗孩子,趁着目前日头不是很辣带着孩子晒太阳,晚上都是两个奶妈和一个精细的丫头一起照顾一个孩子。
“辽阳哪里在修路,搞的神神秘秘,黄灿都到临闾关附近开设新的铁厂了,你怎么不去看看?”
“没事,先让他们弄着,等路基搞好,桥架起来了,我再去!”
有什么可看的,目前在辽河平原上的铁路是验证线路。
真要把铁路修到西域,或者修到全国,是一个大工程。
非举国之力,动员数百万人不可。
大宋初定。
未来一到两年时间,重心都是在农业上。
再也没有比不饿肚子,挨饿受冻更重要的问题了。
大宋朝还要继续大量征兵,征伐西域。
各地官府的动员能力很有限。
水师有航海的基础,相比之下,火车完全没有基础。
大量开工铁路建设不现实。
李敬也不知道该怎么跟朱琏开口,等西洋的船队把马匹等物资都运回来,自己要杨帆美洲。
哪里太重要。
不仅是华夏族生存拓展的最好空间,还有大量李敬眼红的东西。
辣椒,番茄,土豆,红薯,玉米,可可,橡胶,除开大豆的各种豆类。
不管是高产的玉米,红薯,土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