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以退为进(4/6)
想清楚的李纲笑起来,大宋甚幸啊。
有朱琏,有宗泽,有李敬。
金狗勾结赵构,胁迫赵桓又如何。
监国的皇后有如痴权谋,有这样坚定的性格,局势洞若观火,把自己置身事外。
金人和赵家爷两如果不赶来登州服软,在汴梁等着我大宋精锐的怒火吧。
“娘娘,退出监国之位的诏书如何拟定?”
按照李纲的想法,退出监国的朱琏,肯定要在诏书上提一嘴赵构和金人勾结胁迫了太上皇。
可是他又感觉朱琏另外有想法。
她只需要宣布把皇权交回赵佶就可以了。
至于撕下金国使者,康王赵构的外衣,都只能由朝臣来办。
最好能让乔太妃执笔,列数朱琏监国以后的功绩,赵佶回归的陷进。
迫于孝道,迫于大宋道统。
朱琏不得不结束皇后监国,她越委屈,民愤越大,越能凝聚军心。
感情人家辛苦卓绝,治兵理政,把赵佶救出来,最后你就是帮金人来夺权的。
看的朱琏没有表态,李纲顿时明白了。
“微臣这就去与乔社长商议,联络宗枢密使!”
舆论战这个词,还是从李敬口中说出来的。
不管是李纲,还是乔淑云,都不陌生。
不管赵构在扬州,还是在临安,这两年的隔空对战基本上都没停过。
跟赵构邸报不同的是,赵构有事情才想着发邸报,报纸他也办过,可是卖不出去。
玩不转大量的稿件,光耗费钱财,这就让他心痛了。
而山东的报纸在李敬砸进去的大量钱财补贴,熬过了亏损期以后,现在开始不以卖报费用作为单一收入了。
百姓喜欢的话本,故事,诗歌,各种商业信息,里面都有,定期发布,还在打垮赵构报纸以后玩起了广告,公告收费服务。
里面除了部分政策,国策的解读,还有大量商业,民生的趣闻信息。
甚至也有大量篇幅在解读朱琏执政的思路,这让没有及时跟进一起办民间阅读报纸的赵构后悔不已。
尤其是报纸大量夹带山东的政策解读,笼络民心。
什么叫大宋是宋人的大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皇后的一切决策都是顺应民心,让大宋百姓社会安定,生活富足。
人人守法,违法必究。
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还要保护我们的国家,不被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