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猛字军(3/6)
河东营救太后,是他和折可求距离最近的一次。
由于忧心完颜宗翰杀向山东,被迫提前撤离。
两人连面都没见到,李敬却托人送了他几把武器,长枪和佩刀现在还随身携带。
原本以为折可求会提出把地方驻军升格为钦命军,朱琏也盘算让折可求挑出部分善骑射的士卒,训练一支精锐。
根本没想到,折可求什么要求都没有提,居然想见李敬。
“这事我现在可办不到,李敬前几天已经出发,远征西洋了,倒是柔嘉在汴梁登基,李敬肯定会赶回来,折将军相比也不想缺席新帝登基的盛事?”
“皆时只要微臣不死,爬也要爬到汴梁!”
折可求哑然失笑,自己过些日子返回延安府,然后在延安府把钱发了,整训裁撤部分士兵,然后又要去汴梁。
“让你和王善过来,主要还是想提醒你们,河东,西北都是沟壑纵横的地方,百姓生活本身就很难,战乱之后,你们一定要整顿军纪,绥靖当地的治安,尽快的恢复民生和秩序!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对于延安府和河东,朝廷内部的朝臣有些争议。
一部分人认为哪里生活太苦,未来不管是百姓还是军队,都需要投入巨额的钱粮进行补贴,耗费糜大,却未必能又比较好的治理效果。
而不管是南洋,还是广南都缺人开发,应该把河东和西北人口迁徙一部分过去。
李敬极力反对这种说法。
他认为当前的河东和延安府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本来就地广人稀,哪怕看似迁徙一些无关紧要人口,其实也是对当地实力的削弱,作为大宋未来进攻金狗,西夏的桥头堡之一,只能加强,不能放弃。
这年代的大规模迁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常年生活在西北人陡然迁徙广南,除了舟车劳顿,还要付出不适应水土的代价,那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至于日后这些地方恢复了修养生息,贫瘠的土地限制人口发展的时候,再说。
“娘娘,西北苦,老百姓却很淳朴,朝廷对肃整吏治决心很大,我就替百姓提个要求,多派一些清官,有能力的官员到西北来!”
折可求这个要求,说到了王善的心里。
“娘娘,河东也一样,我王善组织百姓抵抗跟金狗拼命还可以,现在金人打跑了,打仗,我打仗不行,治理地方,更是扯澹了!”
两人这么说,朱琏倒是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这两年,山东治国的人才积累,远不如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