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死了活该(3/6)
的残暴,有了深深的恐惧。
这下子好了。
朱琏监国的山东势力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宋金之战前景的时候,麾下能人辈出,勐将如云。
传说朱琏将会设立大宋的凌烟阁,宗泽,李敬,关胜,种彦鸿,岳飞铁定配享太庙。
剩下的还有多少人能与之并肩。
如今亲眼见到李敬的风采,隆裕太后很期待北上可以看看宗泽,关胜等人。
稷下学宫随军到临安,剩下了李敬不少事情。
黄灿在临安府衙门清查两浙的矿产分布。
陈卓主动请命点验临安府和两浙吏员名录。
李清照带着学子们在接头解读文告。
赵鼎负责封存临安的皇宫,把部分贵重物品和一些赵构处理的各地奏折,全部搬到船上,准备运往临海居。
虽然钱都被赵构带走了,梁杨祖还是选调了户部和三司数人,清点临安朝廷的账目。
连各地厢军的数量,集结,都是赵玉盘,赵璎珞在负责。
围剿嘉州,太湖,义乌等地的土匪,又是许崇和段七安一南一北的在张罗。
倒是李敬没什么事。
战事顺利的超出很多人想象。
靖字军所到之处,望风而降。
各地州县甚至出城迎接。
连大部分土匪听见山下靖字军喊话也降了。
李敬心情好得很。
送走了隆裕太后,临安大部分官员,他还跟刘雨亭,韩槐安一起跑去西湖逛了一圈。
“哟呵,听说你去西湖边转了一圈,我又有新诗问世了!”
李敬刚回到船上,李清照就带着人到船上问罪来了。
“姑姑,这不怪我,我随口感慨了几句,那店家老板就咬定是李易安的诗,火速把店招改名楼外楼,还把诗题在墙壁上,我吃完饭下楼,看的目瞪口呆,解释了人家也不信啊!”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错把杭州当汴州。
这诗带着浓浓的讽刺意味。
跟李清照夏日绝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诗栽到李清照身上,她很是郁闷。
乔淑云把李敬咏泰山的诗作为逸闻,登载在复兴报上。
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敬不会作诗。
诗词佳作不是他师傅的,就是李清照的。
如今李敬师傅在靖康之变后已然失踪,也只能是李清照的了。
“幼幼,随口感慨就能成诗,如今李副使身居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