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手遮天(5/6)
矿作坊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果进行了一些数据和直观的描述。
才讲到第三天。
学子们像神一样看着李敬。
朱琏和郑太后都坐不住了。
也赶到课堂上听课。
李敬对大宋未来的各种展望,听的他们心潮澎湃。
不仅学子们激动的提问。
连李光和王太妃率先参与到提问者的行列。
两人更多的问题是针对单一地方,如何施政。
逼得李敬甚至把因地制宜,发展沿海港口贸易和制造,带动部分交通不便的山区居民迁徙的话题都扯出来了。
这也让朱琏憧憬起来。
未来的大宋,不仅要保障每个人的生存,老有所养。
更要强军强兵。
在丛林法则中保持领先的地位,为大宋全世界争夺各种资源。
总之一句话,尽快的让宋人富裕起来。
这种富裕,不光是吃好,穿暖,还要人人识字,普吉教育。
“来晚了,我在船上就听说了,李副使讲课,震动了整个登州城,整个山东,知州县城都老远赶来听课!”
接到朱琏的信,知道大宋商船在西洋被扣,李敬决定马上派兵解救。
宗泽马不停蹄的往登州赶路。
到了船上,居然听见指挥使说李敬在讲课,要他没有接到任务,肯定也在听课。
言谈之间,居然流露出浓浓的惋惜之意。
宗泽是真心想听听李敬对当今时局是个怎么样的看法,不管李敬怎么答复,他准备让李清照给他调来李敬讲课的记录,好好参阅。
他身边的李纲就不一样了。
宗泽回来,居然召回陈仁俊负责武州等四州的全部防务。
连折彦质,钟彦郁都要归属陈仁俊节制。
这不是瞧不起他们钢字军。
想起书信上说李敬说服了齐聚登州的朝臣,定下了赵柔嘉登基的时间和年后。
他都顾不上跟宗泽争辩,跟着一起在马车上颠簸就回来了。
“宗帅客气了,对于大军挥师南下的同时,还要去远征西洋,我只是讲讲卑将的理由,希望更多人认同而已!”
“我倒是想听听,李副使什么理由,在大宋朝廷还不曾号令地方,一统江山之际,要劳师远征,四面树敌!”
陈卓,周宁看见李敬和李纲在水师码头上就怼上了,哑然失笑。
朱琏一脸期盼的看着李敬,巴不得李敬怼的这家伙哑口无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