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纳妾(5/8)
。
详细解释和其中通风结构以后。
对着矿场的一番嘱托,仿佛让黄灿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
铁矿石里面夹渣很多杂质,为什么不用水力锻打敲碎,然后通过磁铁来选矿啊。
在李敬看来,这年代的炼铁工艺浑身上下都是毛病。
采矿,运输,冶炼,值得改进的地方太多。
铁矿,煤矿附近都是河流,附近还有温泉注入。
终年不结冰,水量变化不是特别大,完全可以修水库引水,保证水流冲击力。
从选矿,冶炼,到热锻,冷锻,都可以沿着河流一字排开。
那些需要极度消耗人力的工作,都可以用水利来完成。
李敬在指挥一批工匠帮他制作了几个蜂窝煤炉子,煤球的手工加工器,也建议黄灿做煤球也可以用水力,省下的人工,牲畜之力,都拿去运输。
大宋生活取暖普遍用的是柴火。
对煤炭认识不是很充足。
顺便跟他和黄灿以及一些老铁工一起说了很多关于氧气和燃烧之间的关常识。
说的稍微有些深了他们就听不懂,李敬也没时间给他们做实验讲解。
干脆把这操作方式和一些安全规则一起写成条文,让工头带着工匠,大匠每天背诵。
生怕这些个笨蛋把蜂窝煤炉子和煤放到封闭的土窝子取暖憋死了。
李敬是最见不惯这年代难民满身脏兮兮的,不知道病从口入,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吗?
冬天正好是除跳蚤的时候,专门去看了温泉,让黄灿派人哪里盖房子,修水池。
铁厂,矿场也修建了煮水的锅炉房,铁工,矿工定期上去洗澡。
听的黄灿头昏脑涨,偏偏又觉得李敬言之有理。
连忙吩咐书记官记录。
最后还让黄灿在这里按照他的图纸,修建了十七八个窑。
具体干什么的用,李敬没有解释,黄灿抓破了脑袋也没想出来。
不过李敬挺佩服这个小老头的,这么大年纪了,矿场两夜都在说事,没睡几个钟头,一直不停找他斗嘴,为了喝他和顾无双的喜酒,居然又跟着自己骑马跑了一百多里,跑回了章丘,也不怕颠散了。
干脆在沿途停下,指点了几个地方,让他派人去找铜矿和金矿。
毕竟货币才是未来宋朝最紧缺的玩意。
咱山东两路地下埋着大量的金银铜铁,啥都有。
李敬让随行的马儿驼了几个炉子回来,临上马车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