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章】浑然天成(5/7)
,通过了数道想要生物信息识别与人工核验的隔离门,最后来到一间偌大的指挥室,而通过指挥室正中央的观察窗,则可以看到一架通体银灰色的无人机静静的停在那里。“这就是枭龙的原型机?”杜锦有些好奇的朝司卿问道,司卿看了看回答道:“应该是后制的改进型机型,原型机毕竟只是一种用于备份的封存机型,实战任务一般是不会起用的。”“哦哦!”。。。。。。。。。。。。。。。。。。。。。。就在两人在指挥厅等待时,位于指挥厅对面的一间技术室内,十多名研究人员正紧锣密鼓的在各自的试验台上调试着各种数据和参数,其中的一名技术员在调试完一组参数后无奈的朝最前方焦急等待的上司说道:“主任,七号试验组的数据依旧无法和主系统完成适配,而且还出现了不少在机能调整方面的bug,修复起来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了。”“现在修复时间肯定是来不及了,这都马上要执行外驱任务了。”一旁的一名研究院说道,从他头顶中央已经“干涸”的地中海来看,他无疑是一位技术方面的强者。“谁说不是,科长让其他部门甚至其他单位的相关人员参与适配调整工作,本身就不合理嘛,靠问题片段来进行编写修改,而且还没办法实时与主系统进行配对调整,谁要是能写出来,我直接三年不回家住在研究中心。”“咳咳,难怪你混了这么久还在这,我看就是你这嘴不饶人。”“害!我这不说的都是实话嘛,再说你也不一样吗?我的辉博士!”“你。。。。。。。。。。。。。。。。。。。”“行了!都安静点!”前方的那位主任适时打断了几名技术员的对话,看着对面指挥室不断攒动的人影,他不由苦口婆心的说道:“科长·自然有自己的考虑,集思广益才是快速解决难题的办法,与其在这里抱怨,那就赶紧想办法对之前出问题的程序进行调整和适配修改,现在“枭龙”马上就要开始执行外驱任务,你们还好意思在这里嚷嚷。”“可是主任。。。。。。。。。。。。。。。。我们已经尽力了,毕竟这些新问题只能靠实践才能得出,完全超乎了我们的预期,如果给我们几天我们加班加点不睡觉也要搞出来,但现在就十几分钟,实在是。。。。。。。。。。。。。。。。。。。”听着技术员无奈的辩解,主任张了张嘴但并没有说什么,毕竟程序编写方面他也是参与其中的,自然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两个概念,现在出现问题让这么短的时间内修复,确实比较困难,这时他突然想到刚才检验科的报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