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平息(3/5)
明确,每个人有相对应负责的板块,像正常的工作似的,每个人又都是一条独立的线,相互串联,便组成了“独特”的小团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为易操控,操控者寻找的猎物多半是单纯善良未经世事的小白,这便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满足感。现在网络上的精神控制也日益猖獗,平时大家在玩一些社交软件的时候要注意谨慎交友,说不定你新加的社交好友都互相say过hi。但这种简单的心理暗示绝对不可能达到杜锦现在的效果,不管是符秋彤还是刚才的两名士兵,他们绝对和懵懂这个词搭不上丝毫的关系,军人的坚定信仰和顽强意志让他们在血印的精神影响下都能抵抗一段时间,更不要说这种小儿科的精神暗示了。又或者是意识操控?要想搞明白究竟是如何利用“意识”操控物体,首先必须要理解“脑电”的概念。“意念”操控,是利用人类的脑波操控,相关的科学研究已经超过半个世纪。通俗地讲,人类在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时都在放电。心脏跳动时会产生1~2毫伏的电压,眼睛开闭会产生5~6毫伏的电压,而思考问题时大脑会产生0.2~1毫伏的电压。如果用科学仪器测量大脑的电位活动,那么在荧幕上就会显示出波浪一样的图形,这就是“脑波”。脑波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和大脑的意识存在某种程度的对应关系。人在兴奋、紧张、昏迷等不同状态之下,脑电波的频率会有明显的不同,约在1~40赫兹之间,依照不同的频率,脑波又被进一步分为a、β、δ、θ波。当人在一定的压力之下精神高度集中时,脑波的频率在12~38赫兹之间,这个波段被称为β波,是“意识”层面的脑波;当人注意力下降,处于放松状态时,脑波的频率会下降到8~12赫兹,这被称为a波;进入睡眠状态后,脑波频率进一步下降,被分为θ波和δ波,它们分别反映的是人在“潜意识”和“无意识”阶段的状态。正是因为脑波具有这种随着情绪波动而变化的特性,人类对于脑波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可能。电影《阿凡达》中所展现的实际上是一种叫做脑机接口的技术,是指在人脑与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的连接通路。通过对于脑电信息的分析解读,将其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动作,这就是用“意识”操控物体的基本原理。但从其原理就可以看出,想要操控一个人的意识是不可能的,所以杜锦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