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君前交锋(2/4)
有今日!”李林甫才不管,在揣摩李隆基心思上,他完全可以吊打李适之。
他很清楚,李隆基对于石堡城,那就是一种极度的渴望。
石堡城在手,他才有圣君的可能。
陇右之地,是京兆府右边的屏障,石堡城在吐蕃手中,陇右随时都可能有吐蕃军队出没,甚至威胁长安。
若是真的有一支吐蕃士兵出现在长安附近,他的名声就完了。
当初太宗皇帝,无论怎么美化渭水之盟,实际上都是一种耻辱,这也是后来他疯狂报复,将突厥完全剿灭的原因,要用他们的鲜血,来铸就自己的威名。
“右相大人,你这是要用我大唐将士的性命去填?”李适之气得直吹胡须,石堡城的情形他知道,强行去打,得不偿失。
“怎么?左相大人觉得,我大唐将士是怕死之辈?功名但凭马上取,陛下还会亏待他们不成?付出才有回报!”李林甫的心,早已坚如磐石,石堡城的情形,他当然熟记于心。
石堡城并不大,只要用人命去填,是一定可以拿下的。
难度在于,究竟是何人,可以不断驱使麾下去消耗对方的防御物资,而不会发生哗变的风险。
只要防御物资消耗掉,区区小城,易如反掌。
这种攻城战,被选中的士兵,大多都是踏上必死的路,这就很容易造成军心不稳。
“陛下,右相大人完全就是不理会将士的生死,哪怕石堡城不在,我相信士兵们依旧可以牢牢把控住陇右之地,将所有敢东进的吐蕃士兵斩杀殆尽。”李适之觉得,一个小城而已,用那么多人命去填,意义不大。
陇右之地,唐军本就占据足够的优势。
“好了,此事容后再议,先将皇甫惟明他们召回来吧。征战这么多年,想必他也累了,你们回去再议一议,朝堂之中,给他安排个差遣。”李隆基一锤定音。
内心深处,李隆基对于皇甫惟明是失望的,一次次的希望能够来捷报,终究是一场空。
李适之突然有些乱,怎么就将皇甫惟明留在朝中了?
李林甫跟太子不和,他当然知道,李适之也是心向太子的,与韦坚、皇甫惟明等人关系也不错,斗倒李林甫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今日他对石堡城之战的言论,主要是为了针对李林甫,当初他是极力赞成此事的。
皇甫惟明与太子交好,留在陇右之地的边军中,随时可以策应长安这边,显然比留在朝堂强多了?
“臣遵旨!”就在李适之胡思乱想的时候,李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