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东宫太子(1/4)
对普通人来说,买半月刊有点难度,但是高力士觉得,这事再容易不过了。
给内卫下一道命令,让他们天不亮就去排队便是了,普通人因为宵禁不能上街,但是内卫显然是例外,长安县衙根本管不了。
杨玉环看着摆在面前的半月刊,回忆起当初他与李琩在一起的日子,二人都精通音律,锦瑟和鸣,也曾是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
“爱妃,谁又惹你不开心了?”杨玉环完全沉溺在诗词的意境中,难以自拔,丝毫没有注意到,李隆基已经来到身后。
她曾经以为,自己离开之后,李琩应该很快便会再寻新欢,此事也是稀松平常,未曾想,他对自己用情如此之深。
是的,在她的心中已经可以确定,这诗词定是出于李琩之手。李琩原本在诗词之道上并无惊艳的表现,但想必是这些年的经历,令其脱胎换骨了吧。
“陛下,臣妾没有不开心,只是觉得,这诗词写得不错,在细细品味罢了。”杨玉环很清楚,身后的李隆基虽然年迈,但却是个人精,不是可以随意糊弄的。
“朕也看了,这诗词确实不错,特别是那侠客行,让朕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就是当一个侠客,除恶扬善。”李隆基在一旁坐下来,谁都曾年少,况且大唐尚武,侠客自然是许多少年的梦想。
“陛下,臣妾更喜欢这崇逊的锦瑟,那些打打杀杀的,有什么意思?”杨玉环深知,自己越是表现出对于崇逊的推崇,这位陛下才越会打消心头的疑虑。
“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人,倒是至情至性。不曾想,这李太白居然做成了如此大事,现在坊间都在传,叫什么从善如流李太白,当真是不知所谓。”李隆基觉得,一个在自己麾下不得重用,被赐金放还的人,得了这么高的评价,着实让他有些尴尬。
“这不是很正常嘛,家国大事,只有陛下才有从善如流的地位。”杨玉环听出李隆基心中不快,走到身后,伸出葱葱玉指,为其揉捏太阳穴。
“依臣妾看来,陛下正是知人善任。这李太白,在朝中多时,却无太大建树,陛下放还之后,却如鱼得水,这明显就是说明此人不适合朝堂。”杨玉环在李隆基耳边吐气如兰,轻声说道。
李白如今是在李琩麾下,她当然不愿意看见皇帝对他有意见,虽然她如今身不由己,但是却希望李琩能够过得好。
对自己用情如此之深的男子,杨玉环心中怀有无限的愧疚,能帮则帮一些。
“倒也是!”李隆基觉得,杨玉环说的很有道理。
“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