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剖析人性(3/4)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编修大人看得透彻!”汤成眼中充满了敬佩,眼前之人,与传言中大相径庭,不仅诗词惊艳,对于世道也有足够的洞察力。
原先天下都以为,李太白不得重用,是因为仅靠诗词娱人,根本没有处理政事的能力,而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当汤成出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整个半月书局就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笔墨纸砚这些,谁还不得用啊,先买个五百文的,将坑位占好了。
武成益带着麾下弟兄帮忙维持秩序,这场面简直了。
李白看着眼前的场景,感慨万千,王爷这脑袋不知道怎么长的。这么下去,半月书局的利润,那得翻一番都不止。
七月流火,比天气更火热的,就是半月刊的发售。
第一期的半月刊,在长安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可大多数人依旧在观望,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能够长盛不衰,眼下还不能确定。
半月书局门前,李白打开投稿箱,依旧空空如也。
如今销售的局面一片大好,但是投稿依旧没有太多改善,也许他该做点什么。
半月刊第二刊,如约而至,这一次依旧是一张纸,但半月书局提前张贴了告示,里面有诗两首,作价五十文。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起哄说价钱贵,反而觉得定价低了,怎么也该是六十文才是。
这定价,是有讲究的,坊间最新传闻,第一刊的半月刊,价钱已经跌落到不足百文。
通过贵宾制度,半月书局加大了发行量,相当一部分仕子转到贵宾渠道,需求量自然跌了一些。
如今每日定期排队发售的一千一百份,只有少部分在长安城内,被那些权贵子弟收入囊中,大多都是转运往其他地方。
“公子,这是您的贵宾玉牌,请您收好!”书局中,侍女将一块玉牌递给对方,凡是在半月书局月消费大于五百文的仕子,就可以免费订制一块身份玉牌,正面是半月书局四个大字,后面则是仕子的姓名。
玉不算名贵,李白直接买了一车,人工自然是石哑巴。如今石哑巴的吃穿用度,那都是跟李白一般无二,干劲十足。
拿到玉牌的仕子,在手里摩挲了一下,这玉牌的材质只是尚可,但是这雕刻打磨的工艺,绝对首屈一指。
最近国子监跟各大书院,都掀起了一股风潮,普通仕子都以悬挂这种玉牌为荣。
以往,这些普通仕子大多是不佩戴玉饰的,因为便宜的戴不出去,贵的又买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