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晨时的嗌声(5/6)
粤剧界最麻烦最累排场也是最大的两部戏《六国大封相》、《开叉》。
有一句行话叫“生封相,死开叉”,足以见后者难度要比前者更高。
《六国大封相》的人是轮流上场的,有一人前后分饰多角的空间,而《开叉》则有全部角色同台的环节,无法取巧。
以前唱戏时,所有粤剧院都必须先唱一曲《六国大封相》,每一个演员都会被安排一段单独展示的时间,表演个人基本功、同时也展示豪华衣服和道具。
文角秀演技,武角展身手,类似检阅演员的性质。
由于人物众多,鼓乐铿锵,富丽堂皇,演出时要倾全戏班之力。所以,新地方第一晚就演这个,是类似戏班秀实力的意思。
一个戏班的真实规模,单看第一场的《六国大封相》已经能看出。
只是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看戏的人很多都不耐烦看《六国大封相》了,粤剧团时常被催促什么时候能上正戏,所以有许多粤剧团已经废除了这个传统。
当然,这也引起了许多老粤剧迷的不满,有些粤剧团出国访问交流时,没演《六国大封相》还会被人骂偷工减料。
成也观众,败也观众,令人不胜唏嘘。
顾彻是真心喜欢粤剧的,不然也不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央着父母说想学,加上有点缘分跟天赋,机缘巧合拜师到丁太奇(粤剧旧时代大家之一)门下。
师傅很不满近几年粤剧的改变创新,身为老一辈的传统大家,他拉起来的粤剧团肯定是会遵循老例的。
一曲《六国大封相》,就能知道你是不是老粤剧迷了。
顾彻眉飞色舞地说“那肯定的,传统粤剧例戏,必须会!”
“好,等你嗌声完之后我给你伴奏,要不就唱一出《六国大封相》,你们剧院应该有排到你的角儿吧?”
老爷们见顾彻爽快,心中也豪气干云,手痒想要拉一把时间长的。
顾彻倒是想,他是愿意跟粤剧爱好者交流的,但嗌声完之后,就差不多得出发去粤剧团里打卡报到了。
哪怕粤剧团没有接戏,他们也是得去打卡上班的。
嗯,带薪上班的那种!
没等顾彻想好怎么拒绝,庆叔就道“人家要去粤剧团上班呢,没时间唱!黄大帅,你别见个人就使劲儿折腾,要听戏找专门的剧院听去。”
黄大帅瞪着庆叔,两人互相瞪着,谁也不服谁。
还是别人喊到底要不要嗌声,两人这才作罢。
在二胡拉着传统工尺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