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太清传道德,吾当掌教尊(2/4)
百道兵调来此处,布下‘太乙庚神大阵’以备不时之需。”
方才不着痕迹地略做试探,他已感应到胡垆的武功道法俱臻不测之境,方教主如何不敢妄断,自己多半非其对手。
偏偏如今明教另外的两位武道大宗师王寅、吕师囊俱都外出未归,他自觉与教主联手或能压制胡垆,却未必留得住他,还要算上身边的左右光明使者与四**王,再加上自己精选训练的五百道兵排演的大阵,才能有十足的把握。
石宝大喜,忙接过那枚除教主圣火令外唯一可以调动那五百道兵的玉剑令符,转身如飞而去。
此刻殿内的胡垆与方腊也终于交上了手。
以两人的修为境界,在招式变化上都已返璞归真,不约而同地抬右手伸出一根食指,缓慢平直地向着对面点出。
两根手指带着点宿命安排的必然,在两人之间正中的一点相遇。
指尖相处的瞬间,轻重、属性、方位各部相同又数之不尽的劲力便如两国交兵时倾巢而出的两路大军,各自列阵之后以感应入微的神魂为主帅调度指挥,与指尖相触如蜗角蝇头的一点微小空间内彼此冲杀,演尽“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等一切变化。
无穷之变,毫末之争,须臾之间胜负已分。
同是已臻化境的“乾坤大挪移”神功,方腊固然是更进一步将这门神功融会贯通后再推陈出新,精妙之处实已超越明教先贤初创的功法;胡垆却是将这门功法纳入自创“葫芦心经”包罗万象的庞大体系,此刻反以“葫芦心经”御使“乾坤大挪移”,衍生的变化却又超出方腊所知的范畴。
即使锱铢之差,亦足以改变天平的平衡;何况双方的差别在于对这门功法参悟境界的深浅。
两根手指轻轻一触后旋即分开,方腊的手指不受控制地偏向一旁,胡垆的手指则状似轻柔地点在他的眉心。
沿着这一根手指度入方腊眉心的,并非是足以在瞬间湮灭其生机的真气,而是一颗由神魂之力凝练而成、圆坨坨光艳艳的神念结晶。
这一颗存在于虚实有无之间的神念结晶落入方腊的眉心识海之内,立时如一颗生机盎然的种子般发芽抽枝茁壮成长。
与此同时,方腊的脑海中凭空浮现一一幕幕无比生动却又无比玄奇影像。
他看到一个骑乘青牛的枯槁老者自东方逶迤而来,头顶上有紫气横空拖曳三万里远近。
他看到这老者途经一座险隘雄关,给再三诚恳拜求的关尹留下道德真经五千言,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