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4/7)
的,看着威风八面,实则也惊惶不安,保不齐哪天就有其他帮会的人偷袭暗沙,能离开城寨是他早有的想法,如今又是奉大哥之命,坚毅地说“表哥,我一定混个人样出来,不给你和大哥丢脸。”
不说李强彬仔两兄弟,陈梓林还约了资助的港大学生卢伟葱(未来警队一哥)等人。
六月份卢伟葱在结束青歌赛后,征求了家人意见,答应了托尼的资助,口头约定负责所有学费,及每月生活费三百元港币,在普通人工七八百一月的1980年,三百元生活费很富余了,
托尼唯一的要求就是功课不能挂科,必须顺利毕业。不仅他接受了托尼资助,还在他的引荐下,港大已经有十八位年轻男女大学生接受了托尼的资助
陈梓林也不是大水喉,对资助的学生都经过了调查,确实是家中贫困,不得不打几份工修学费生活费的学生,才能获得他的资助。
对于资助的十八名学生,他也没让他们再继续去餐厅酒吧打临工,毕竟学费生活费解决了,他们还得穿衣买专业书刊等开销,
而是安排他们成立了粉丝团队,拿薪水的,一个月也能拿到四五百的报酬,那就足以让一个年轻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学习了。
从小虎队推出第一首歌,港城逐渐便拥有了大量歌迷,但都是分散的,年轻人本就心性不定,今天喜欢这个歌手,明天也能喜欢另一个,
又不知歌手明星的行程,连支持喜爱的歌手都很难,最多省吃俭用买一个卡带,就很用心了。
当然粉丝效应也跟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连肚子都填不饱,追个屁的星啊。
七八十年代是港城经济快速发展期,相应地带动了娱乐事业,那么就自然而然地出现追星族。
陈梓林驱车来到港大附近的一个茶餐厅,卢伟葱等十八名粉丝团的同学都已经到齐,吃着菠萝包喝着冻柠檬水,在逐级汇报发展粉丝的情况。
粉丝团会长是卢伟葱,下设两个分组,小虎队组组,鉴于小虎队的歌迷多过,人员分配上小虎队这边十人,那边七人,
主要任务就是去各学校送小虎队的签名海报,籍此结交认识学校里的歌迷,然后因兴趣爱好聚集一起组成歌迷会,经常在周末聚会,随时听到偶像们的近况趣事等等,效果是很明显的,初步统计,他们成立了三十四个小虎队歌迷会、二十七个歌迷会,总共歌迷超过了五千三百人,这些基本都是中三以上的,具备了消费能力的,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之下还能吸引一些人成为歌迷的。
莫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