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3/7)
军工军代表,很快从部队转业,去了粤羊城做宣传福不长。
李凯旋、王敏、王莉等人信任陈梓林,都先后辞去了职务,
避免被轻算,而栈恋权位的其他人,
有的被一撤到底,有的还被审查,后悔莫及。
但被他保护过的老同志们,都很感激他的,
一致认为陈梓林是好干部,但陈梓林却是心不在此,
最后在79年,他以不懂技术为由,辞去了厂长职务,
但组织还是让他当了党一把,而他又把主要工作,让给马永这个副书记主持。
一九八零年元旦,陈梓林挥笔抄下了一首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这也算是划时代的歌曲,
运用稍快的速度,充满激情的情绪,
刻画了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很快就在大街小巷流传开来,是啊,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这首歌被很多报纸夸赞,就差点给陈梓林按上个改革先锋的名头了。
这个得归功官复原职的岳父了,当年陈梓林冒着风险把岳父岳母从乡下抢出来,
送进轧钢厂的养殖基地保护,
让他们夫妇过上了平静安详的生活,如果再拖延一两年,说不定老两口都得报销在那里。
工人日报复刊后,武娟重新在报社上班,还被委以重任,
当上副刊主任,她是大学本科文凭又在沪城进修了的。
报社离她父母家很近,老两口又只有这个闺女在京城,
就让武娟带着仨孩子住回了娘家,把爱民爱国就近送去了史家小学读书,
陈爱武送去了京城二中。
这都是当时很好的学校了,在孩子教育方面,武娟很有想法,
宁愿陈梓林一个人住四合院,也要回娘家住,就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
陈梓林拗不过武娟,只得依从,反观孩子们在姥爷姥姥家,
比在四合院开心得多,因为陈梓林管教得还是比较严格的。
陈梓林虽从厂子位置退了,但威望还在,加之轧钢厂蒸蒸日上,
他这个党一把日常出行都是乘坐上嗨小轿车的。
一星期去岳父家住上三两天,也算方便。
平常还是住四合院里,有了三个孩子后,阅览室就只能撤掉给自己孩子居住,
也就没在傻柱家搭餐了。
傻柱自打当上食堂主任,工作繁忙起来,基本就带着孩子一起在食堂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