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事情搞得有点大……(2/3)
乌维单于数度放下身段,向大汉乞求和亲,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让他心里一直忿忿不平。
自从大汉两个战神级人物卫青和霍去病先后离世,汉匈之间出现了短暂的互不干扰时期。
彼时,武帝正在南越用兵,而匈奴也急于修养生息,恢复元气。
但是,没有了昆仑山和祁连山,远赴漠北求生的匈奴,其生存条件比之以前更加恶劣,在水草不足的情况下,修养生息只能是美好愿望,平安活下来都不容易。
武帝没空搭理他,乌维单于也只能忍着,一点脾气也没有。如今得知大汉太子出关,而且近在迟尺,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他焉能不动心?
于是,在和赵信经过一番秘密商议之后,他决定派出左大都尉呼衍息和右大都尉兰格各率五千精骑越过阿拉山口,在龟兹国延城秘密集结,只要时机成熟,立即发起进攻,活捉太子刘据。
然而,让左右两位大都尉没有想到的是,原来对他们俯首贴耳的龟兹,渠离,车师等国早已先一步投向大汉,他们自己的军队就在太子手下听用,怎么可能再让匈奴人在本国土地上驻留,对付太子?
当匈奴的战报一到,不到两个时辰便到了刘据手里。
所有人都紧张万分。
不论情报真假,一万匈奴骑兵都不是他们所能抵挡得了的。
刘据虽然知道事态严重,但是他始终不相信匈奴还能轻松派出一万骑兵来。
“殿下,您真不打算向圣上请求援兵吗?”
金不焕忧心忡忡。
“不用!”
刘据回答得很干脆。
即使真的需要,朝廷此时也派不出兵来。
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如果此时向武帝禀明此事,那便只有一个结果,把他召回长安,匈奴想要的目标不在了,他们自然会退兵。
但这不是刘据想要的结果。
西域能否永归汉土,就看眼下这一仗怎么打了。
时间紧迫,容不得多作犹豫,刘据道,“如今只有一条路可走,把匈奴来的人全部留下,让他们永远也回不了漠北。”
既然太子已经定调,此战必须打,而且还要打赢,那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如何应对匈奴骑兵上来吧。
“殿下,您若想把匈奴人留下,就必须切断他们的后路!”
金不焕的想法更加大胆,打得过打不过先放在一边,先把敌人的后路断掉再说。
刘据道,“阿拉山口易守难攻,待匈奴大军全部进来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