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太子殿下的“公开课”(2/3)
向排版的讲义送到太子面前。
刘据笑道,“我只是随口一说,还是竖排吧!”
因为他也发现了,毛笔写字竖向更容易发挥笔势,而且在竹简上也只能竖向书写更方便。
正如任安所说,步子别迈太大,还是循序渐进比较好。
随着竹纸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公学所需的讲义也在短时间内全部备齐,授课效率大大提升。
而这些超出想象的进展,也激发了刘据的热情,他开始昼夜编写《三字经》和《算学》,准备把它们做为启蒙教材。
《算学》还好说,从基本的数字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没什么可说的,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但是《三字经》就大大不同。
原本《三字经》从三皇五帝一直写到清末,怎么可能原样照搬?
没办法,现编又太费事,干脆改弦更张,写《格物志》得了。
看着满地的垃圾,田仁随便捡起一张皱眉道,“窦燕山,有义方……殿下,窦燕山是何人?”
刘据赶紧抢过来揉成一团扔掉,“本宫随便写的,窦燕山……是一座山,不是谁。”
田仁瞬间变身好奇宝宝,“殿下,您所书之字,甚为奇特……”
刘据赶紧抢过他手中的纸,把他推到门外,“还没写完,不许偷看!”
然后把地上的垃圾收在一起,一把火烧掉。
情急之下写了不少简体字在上面,真要较起真来,恐怕解释不清楚。
一本《格物志》把他难为得头晕脑胀,最后干脆把笔一扔,不写了。
他的本意是写一写自然常识和基本的物理现象以及动植物方面的知识,可是越写越觉得天马行空,每个字都象是从天外飞来,直奔天书方向狂奔。
试问谁能看得懂?
“殿下,可否把这些手稿赐予臣下?”
田仁把他写的半成品当成了宝贝。
“拿去拿去!”
刘据一个头两个大,再也不想见到那些蝌蚪文。
“殿下,您这本《算学》博大精深,恐怕不宜做为开蒙之用?”
田仁的话把他吓了一跳,博大精深?这也叫博大精深?
应该说稀奇古怪,从来没见过才对吧?
田仁见他表情怪异,呵呵笑道,“殿下莫急,臣觉得……此课恐怕要殿下亲自讲授才行!”
刘据想了想,亲自讲就亲自讲!正好也可以测试一下接受度有多高。
于是,太子殿下有生以来第一次“公开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