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代理朝政,权倾朝野(2/3)
,丞相心中既有把握,又何出此言相试?”杨修笑道“曹兖州虽败于白马,可损失却并不大,加上会合了张将军麾下北军精锐,守住延津并不难。甚至即便袁术真能攻破延津防线,朝廷兵马也可以继续退守官渡,如此,不但进一步拉长了袁术军的补给线,还能获得朝廷更多支持(官渡位置差不多在司隶、豫州、兖州之间。在此用兵,袁术的后勤线将暴露在豫州尤其是兖州的覆盖之下,守备压力自然也就更大)。这样层层设防,袁术必难以取胜,足矣让丞相有足够时间剿灭董卓了。”
“哈哈哈哈,杨德祖啊杨德祖,见精识精,无愧才俊之名啊,哈哈哈。”何进笑了笑,算是对杨修所言的肯定。
“一点浅见,叫丞相笑话了。”杨修说的谦虚,可面上却满是年轻人的骄傲神色。
何进笑了笑,他并不介意杨修的聪明,实际上这个时代的精英,又有几个不比他何进聪明?
当然,历史上的曹操其实也不怎么介意,能成为北方霸主的魏武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杨修真正的死因,还是其卷入了曹家的夺嫡之争。
不过这一世在何进手下,想必不会有如此问题。
恰逢此时,郭、荀二人正好赶到,郭嘉好奇问道“丞相何事发笑?”
“无他,只因发现一可造良才。”何进笑着为二人介绍起杨修。
双方互相打过招呼后,何进才回归主题地说道“奉孝、文若,请你二人前来,只为下一步平叛之事。如今洛阳之乱已经解除,我欲亲自去往前线坐镇,以便协调诸将,迅速平息叛乱。以你二人之见,我该先伐董卓,还是先讨袁术呢?”
他倒是没有说出杨修方才的言论,而是想再听听两位谋主的看法。
果不其然,郭嘉与荀彧虽考虑的角度不一样,但却都认为应当把董卓当作突破口。
何进哈哈一笑,这样的回答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毕竟自己与杨修都能看明白的问题,郭嘉、荀彧又怎会不明白呢?
只不过真正让何进下定决心选择先伐董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吕布的存在。
这一点杨修刚来,自然不知,而郭、荀二人同样不可能像何进一般,对吕布有如此信心。
于是何进直接拍板,定下此事,只等着将洛阳留守事宜布置妥当,便渡河北上,前往河内。
接下来的几天,先是刘辩召开了洛阳暴乱后的第一个朝会,当他步入大殿,不少朝臣都被其样貌震惊,此刻的刘辩面容憔悴,身形佝偻,一副大病模样。
当然,他并不是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