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想复仇的太上皇(6)【二合一】(3/5)
靠着各种先进技术,攒下了数量极其庞大的资产,还靠着各方面合作,成功整合了很多没世家门阀背景的中小型商会。除此之外,相对高产一些的粮种以及更加简单便捷的农业用具,也早就已经准备好,只等找机会上献并邀功了。白圣给他制定的方案,就是笼络整合工商阶级的力量,获得农民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打下牢靠根基。不至于被世家门阀一击即溃。相比较于李恪的暗暗积攒底蕴,李承乾的太子生活,是真不好过,白圣有时候看着他的遭遇,都觉得他挺可怜。作为太子,他所承受的期望值。实在是太高了。就如普通百姓依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般,作为太子的李承乾更是被他父皇,乃至于被满朝文武,寄托了太高的期望。在白圣看来,他们哪是希望李承乾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他们是希望李承乾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圣人,不能有任何一丝瑕疵缺陷的那种圣人,必须得是个完美太子,才符合他们的期望。年初盖个房子,也不是很大,跟李世民最近这些年盖的那些建筑相比,简直都能用破茅草屋来形容,然后于志宁就上疏批评他过于奢侈,乃昏庸之举。浪费民力,浪费金银。与宦官玩乐,其实也没玩什么过分的游戏,游戏嬉闹的时间,更是跟白圣大安宫里剩下那些妃嫔,每天打麻将花费的时间没办法比,五分之一都不到。于志宁就说他此举犹如胡亥。甚至于写了《谏苑》二十卷,进行劝谏,二十卷,不是二十页,二十张。最可怕的是,这样的谏臣可不止一个,还有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刘洎、岑文本与马周,他们全都是东宫的辅臣谏臣,且有资格上疏,指责,也就是挑李承乾所作所为的不是,以及应该怎么怎么做!为了表现自己的能耐。他们甚至于开始攀比起来。词措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根本不怕死的挑刺和上疏。光这么讲,有些人可能还难以有什么共鸣感,稍微换算下李承乾的遭遇大概可以这么理解,那就是他爹给他请了十个辅导老师,这些辅导老师除了正常上课教学之外,闲暇时间专门盯着他。一旦发现李承乾做的某件事,不合乎圣人规劝,或者说不合乎他们想象中的完美太子形象,他们就开始劝诫了。比如上课开小差,下课多玩了五分钟,又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浪费了不少米粒,半夜起来偷偷听音乐,这些都是他们不认可的,而且他们的劝诫还不是和声细语讲道理,是直接指责,怎么难听怎么来,怎么扎李承乾心窝子怎么来。亲爹听了看了,还夸他们尽责!是自己这儿子不行,不听话!太让自己失望了等等!怎么形容呢这些遭遇白圣光是想想,光是在边上看着都觉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