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且赴东海听潮涌(中)(2/3)
许。
这个中土来的还丹倒还真是好脾气。
「我还要谢过关兄为我指路呢,也不知道听潮城的远近,不知道要耽误老兄多少时间。」
「唉,不必客气,我正好要去听潮城取之前订下的材料,早两天晚两天,正好一起上路。」
关倾也不多说废话,直接驱使着胯下的葫芦,直奔大海的另一头而去。
两人一同飞驰,倒还是苏彻的两仪元磁极光快些,因此上苏三公子也略微放下些脚步,听着关倾讲着一些在东海上行走的忌讳。
比如用词上有什么忌讳,见到了漂亮姑娘不要叫大姐,少说翻、沉之类的字眼,等等。
这关倾是个爱说的,苏彻又是旁敲侧击的打听风土人情,一时间也算是宾主尽欢,聊得十分痛快。
苏彻这才在关倾这里明白,东海之上因为有种种浮城,不管是浮在海上还是飘在天上,所以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规矩。
比如关倾之所以能够知道听潮城的方向,就是因为他手上有一根钱塘龙族赐下的「定海针」。
那东西是个针型的法器,只要将自家想去的城池是哪里用神念输入其中,便会有所感应,自动指向那城市所在的方向。
听关倾的说法,类似的法器在东海上还有不少,不过这东西往往具备着另外一重作用,那就是象征了统治权。
就好比关倾手上的定海针,这东西能够指明钱塘龙族麾下所领有的城池所在何处,比如那座听潮城就是钱塘龙族所有,而玄意门的那个木灵墟也是在钱塘龙族的统治之下。
不同的宗门有着不同的指路法器,而指路法器则代表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理论上一座城镇或者说据点,不会在两张指路法器上出现。因为天无二日,人无二主。
偷偷标注别人的城镇据点,放在东海上就等于是宣战行为,会引来宗门之间的拼斗。
当然凡事也有例外,比如某些大商会所出的海图,就能指出许多城镇,那是因为这些商会每年都会掏出大笔的资源来置换。
同样,某些大宗门也有这样的权力,比如东海剑宫,就有一种名为「分海剑令」的法器,据说东海之上的所有据点都在其内。
道理也简单,这些剑仙们最生猛,没人敢跟他们拼命。
这种同中土截然不同的玩法让苏彻感觉到了一股厚重的血腥味。
这东海上的秩序,真是一刀一剑杀出来的。
两人正行着,大约过了多半天的光景。
关倾看着手里那仿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