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养蚕(2/3)
上,有的小蚕就会爬上去吃,刚开始吃的不快,要好久才吃出小口。
后来慢慢的随着小蚕越来越多,也慢慢的长大,桑叶吃的就比较快了,从最开始的,三四天才掐一次桑叶,一小筐的量,然后逐渐增加到一大筐,一天一大筐,一天三四筐,一个人供应桑叶到每天最少俩人去撸桑叶,对的是撸。
开始是掐尖,一般是桑条上的三四五叶,后来是六七八片,最后就是整根的桑条从下到上或者从上到下撸,因为蚕大了,也不娇气了 ,不过桑叶不能带水带沙子,必须是干燥的,不然不好保存。
后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在蚕浅子里撒一层桑叶,然后喷一点水,据说是保持湿度。
最开始,只有母亲一个人负责桑叶的采摘,后来变成父亲他们俩下地半路上掐桑叶,最后变成了他们俩每天只负责撸桑叶、喂蚕、打扫蚕便便,然后收拾蚕吃剩下的叶子需要晾晒,这个可以揉碎了喂猪的;蚕便便也需要晾晒,这也是可以卖钱的,还可以灌枕芯,听说可以治疗失眠,不过我没用过,觉得出汗了,那个蚕便便会融化。
养蚕的屋子从最初的了一个蚕浅子到两个三个,就跟裂变一样,最后变成二十多个,我们全家就从西屋挪到东屋去睡觉了。
蚕眠过四遍皮后(蜕皮四次)后,就开始吃桑叶少了,听说也要作茧了。这个过程也很耗费人力和心神。
首先用稻草切成二十或三十厘米的段,然后用用绳子拧成刺猬一样的长龙,盘在蚕浅子里,最后开始挑已经透明的五龄蚕,这些快吐丝的蚕就开始在稻草刺猬上“作茧自缚”,等个三五天,全部蚕已经变成了茧,然后从稻草刺猬上挨个摘下来,去掉黑的和坏掉的,所有的茧就可以卖钱了,同时卖钱的还有蚕便便。
一个暑假,我几乎没做其他的事情,跟着父母下地薅草、在家带着妹妹喂猪、偶尔还会带着她去割草,其实带着她不是玩的,而是父亲让她陪着我给我作伴的。
暑假开始,姐姐看到别人有卖冰块挣钱的,她也找人作伴开始卖冰块,还找人打了一个冰棍箱子,里面用棉花和白布做了小棉垫,续成一个窝窝,上面在盖一个小被子,防止冰块融化的。
凌晨两点,最晚三点她们几个人就在村西集合,驮着冰棍箱子朝南,去我们南面那个县的县城的冰棍厂进货,那个县城距离我家八十里地,她们要骑两个多小时,然后排队等着,那里的冰棍一般是两厘、三厘、五厘、一分钱一根。
她们同行的人有人进一百根,姐姐刚开始都是进五十根,组合凑成整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