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命运的注定(2/3)
他不赞同周向南的大多数私德,却认为周向南对经济形势非常有眼光,思路也很对。
宋嘉应有意招聘更多人才加入团队,不仅仅需要工资丰厚,他认为最好给大家分房,更让大家有归属感。
但盖房动辄涉及的钱太多了,宋嘉应就想要从宋景云身上刮油水。
“精神损失费?”宋景云一眼看出他的心思,反问道,“你小子又惦记你爹手里的钱吧,不是把国内的收益都交给你,还不够吗?”
宋嘉应摇头:“一般情况下是足够,但目前大多项目没有盈利,等盈利以后也要将成本先归还你,目前我需要盖房子,从买地到各方面的成本——”
“等等,怎么又盖房了?”宋景云不解。
宋嘉应说起他对科研人的笼络想法,又加了一句:“我们的实验室主要有两个方向,一部分项目和院校合作,另一部分是我们私人的实验。前者有学校的科研人员,后者则是我们需要面向整个社会招聘。”
“但现在住房紧张,很多人因为不能将家属接过来,我们总要拿出诱惑他们的条件。”
宋景云果然琢磨起来,他考虑的更多是日后的产权问题。
“如果,我是说如果,实验室目前的科技人员离开,房子怎么处理呢?”宋景云说着摇头,“专门建属于科研人员的房子,坦白说,我认为他们值得,但是以后可能面对很多麻烦,你应该能想得到。”
宋嘉应能想到吃,白柳也能想到。
你又是建立实验室,又是想要笼络各种人才,你要做什么?
搞实验还是搞独立?
殷鉴不远,整个社会对知识分子都有一种微妙的情绪,这个底线不能碰。
白柳不想涉及太复杂的问题,但她想到另一个可能:“如果只是普通的住宅小区呢,不仅仅是科技人员,还可以对外销售。”
宋景云非常感谢兴趣:“你继续说说。”
她没有卖关子,补充道:“我们要盖房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块方便的地方,但是盖房子不能解决生活的很多麻烦,而且人太少也没有生活的氛围。即使科研人员自娱自乐,他们的家人也需要生活。”
“我在港城看到的住宅小区,有完整的生活配套设施,我们为什么不能建呢?”
对外销售的普通小区,方便的不仅是科研人员,也会打消很多人的顾虑和嫉妒。
吕平婉顺势接道:“我认为白柳这个想法非常好,你们不要忘记家属的问题,孩子需要上学吧?配偶需要工作吧?即使我们能解决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