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海贸(2/5)
然后微微挑眉。
这酒,经过蒸馏处理,度数不低啊,已经有点白兰地的雏形了。
说罢笑着道:“未请教,怎么称呼”
“默罕默德阿特瓦,是一名普通的商人。”
“打算卖一些什么,又买一些什么呢”
“所卖之物,无非就是一些西域特色,就比如这葡萄酒,一些欧洲的金银器和奇石料,波斯的地毯,南洋的香料,北非的宝石。”
“至于要买的东西,那就多了,丝绸茶叶瓷器等传统三大件之外,各种工艺产品,可能都要买一些。”
刘大炮不答,却道:“酒不错,异域风情,很好,我很喜欢,偶尔喝一口,挺不错的,但要是天天喝,估摸着还是喝不惯,不如中原的酒水解渴啊,关键是还挺贵的,天天喝的话,就算是以我的豪富,也会心疼的。”
显然,这话的意思说的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有点过于没用了,卖进来的都是奢侈品。
这其实和官方不乐意开海的理由是一样的,五代时期之所以禁海的原因就是如此,除了不利于统治海疆之民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通过贸易进口的东西实在是有点没用。
至于皇室用度,毕竟这个时候西夏还没崛起呢,陆上丝绸之路并没有真的断绝,上层社会所需要的那点奢侈品靠骆驼就足够了,海运并没有什么必要。
进口的都是高级奢侈品,事实上这个年代占据贸易进口数量最大的反而是各种五颜六色的宝石,这东西,是真的对国民经济没有一丝一毫的用处。
出口的却并不都是奢侈品,即便是传统三大件,也就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这也是明显耽搁农业生产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除了三大件之外还要买别的,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铜器铁器木工活,无所不买。
进口的东西如此又多又杂,怎么办当然是要花钱买啊,这就导致了他们必定会大量的储备货币,这特么就是天坑啊!
应该说,海上贸易在明朝和宋朝时所造成的社会后果是完全相反的,明清时期的海上贸易最大的进口货物其实就是白银,因为明清时期的货币政策真的跟狗屎一样,老百姓直接用白银当做货币,这特么还有什么比钱更畅销呢
然后这大量的输入白银导致境内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说白了,这就相当于印钞机不在自己手里,人家想怎么印就怎么印,这经济损失大了去了。
宋朝时则是完全相反的,海上丝绸之路最大的出口产品还真就不是丝绸,而是宋朝铸造的铜币,这东西对海商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