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杂七杂八事(2/5)
完全可以赋予皇帝一些问询权之类的权力,一旦首相有了违宪的举措并掌握了实证,则完全可以进入罢免丞相的流程。
当然,明面上成立东厂的缘由,是让这些太监们作为皇帝家奴去掺和皇家矿务公司的事儿,以及对付那些不肯合作的盐铁司官员。
皇帝作为皇家矿务公司的大股东,在各个矿场派信得过的人监管账目,这怎么说也是一件完全合理事情,至于宦官为祸,则完全不用担心。
连皇权本身都被限制了,宦权又能为得了多大的祸?
而除了自上而下的监督之外,自下而上的监督自然也是要有的,也就是被称为第四权力的媒体自由权。
刘大炮索性又跟柴宗训聊了一下午,将东厂的这个概念和一些组建的建议什么的统统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因为要培养大量的探子,没有禁军两司的支持肯定是不行的,这方面的事情刘大炮自然也要帮着柴宗训去谈。
而柴宗训则投桃报李的允许刘大炮搞报纸,商量着拟定了个类似于新闻拍照的东西,将其发放的权力下放到了御史台。
自始至终,赵王的事情俩人提都没提。
然后理所当然的朝野之上又是一次大地震,说真的,这么大的改革动作刘大炮和官家两个人商量着就定下了方向,他的这份权力已经丝毫不亚于北宋时期的王安石了。
而不同于君主立宪的这个大方向,表面上限制的毕竟是皇帝的权力,只要皇帝本人认可,其实对其他人的影响终究有限,而且大家也都受够了反反复复的改朝换代,武将跋扈,嘴上虽然有许多的道德君子叫得响,实际上大多数人对此事其实是暗中支持的。
但是东厂建立这种事儿就让人难受了,谁愿意身边时时有探子窥探**,抓小辫子呢?谁又愿意和那些连男人都不是的东西同朝为官呢?
更重要的是,就连殿前司的那些武将们,对限制相权的这件事积极性其实也不是很高。
官家的目的是在自己咽气之前亲眼看到君主立宪的这个目标实现,看着第一人宰相成功的选出来,并且限制住。
可是这个目标,对于禁军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巴不得你明天就死,换一个小皇帝坐龙椅,到时候怎么君主立宪我们大家商量着就来了,没有你的掣肘,岂不是更舒服?
至于相权会不会限制不住,说实话大家还真的都没这方面顾虑,或者说是看不了这么远,毕竟在大家的印象里,只要兵权被牙兵阶级牢牢地握住,相权什么的,无所谓的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