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正式收徒,拜师(2/4)
始。”于大为从屁股底下掏出来一个红包,递到了少年的手中。
从此,少年蒋贵就是他于大为的大徒弟了。
聪明,有天赋,懂事,能吃苦,这孩子比同龄人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值得于大为去悉心栽培。
“好!!!”梁老板看礼已成,立刻开心的鼓掌。
于大为朝众人笑了笑,表情中带着几分不好意思。
其实修车的圈子里没有这么正儿八经的收徒过程,不仅仅是修车行业,娱乐圈,影视圈,美食圈等等。
各种职业的圈子拜师,大多数只是有个师徒名分,该给徒弟钱给徒弟钱,至于教不教东西全看心情。
而徒弟呢,虽然叫伱一声师父,可想走的话你也拦不住,叫你“师父”也不过是你把我领到了这条路上来。
所以师徒名分在各种职业圈子之间很轻,甚至都不如一根羽毛的分量,一点也没有过去传统拜师学艺的那种精神。
于大为上辈子也收过几个徒弟,大多都是把他们当成学徒工来看,真要是工资不用给太多,包吃包住就可以了。
倒不是他想这么做,而是开修理铺子的都这么做。
人家真心实意叫你一声师父,结果所谓的师父却把他们当做廉价劳动力使唤,至于真正的东西教与不教全随心意。
于大为当初就觉得这种方式很没意思,他家老爷子也曾跟他唠叨过,“现在的时代,徒弟没有徒弟的样子,师父没有师父的样子,越看越不像话。”
如今人生重来一次,于大为也想弥补一下收徒的遗憾。
他这辈子想好好收几个徒弟,修车也好,不修车也好,他都会把修车的这门手艺完完整整的教给他们,对得起他们的一声“师父”。
至于未来,是自己出去开店铺,还是转换到了其他职业,这些都无所谓。
师父和徒弟关系存在的那一刻,师父认真教,视若己出,徒弟认真学,待师如父就行了。
以后逢年过节的时候能想起师父,给师父带点年货,于大为觉得这样就挺好,真的挺好。
师徒礼成后,于大为便带着大家去了镇子里一家新开的餐馆,也是个二层小楼,名字起的很文雅,叫陈记家宴。
这种牌子在镇子里,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会起名字了。
里面装修的也很不错,二楼都是十几个人的大包间,除此之外,旁边还有一个专门用来举办婚礼的宴会厅,只要从一楼侧门走进去就是。
梁老板是芦河镇的老住户了,跟大家讲,这还是芦河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