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郭富城的无奈愤怒(2/6)
华语地区的海报销量榜上就能看出。
从1991年开始,郭富城在华语地区各地区的海报销量榜单上便一直名列前茅。
要不是中间陈启明横空出世,这家伙说不定能做到海报销量榜五连冠。
就算是陈启明夺走了从1993年开始到199三年的冠军,他也要有过两连冠的殊荣。
且在1993到199这三年中,他还连续拿到了三年亚军。
海报销量这东西虽然并不是太赚钱,但在一定程度上,它是能反应一个人的商业价值的。
毕竟,长得帅有时候真的能吸引大批粉丝为其买单。
陈启明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受益者。
要不是陈启明个人外貌出众,在一众港台明星中名列前茅,他想四五年的时间就爬到华语地区第一人气王的位置也很难。
正是因为他外貌出众,有又有才华,唱片金曲众多,销量吊打一众港台歌星,他才能受到这么多粉丝的追捧,成为当前亚洲商业价值最高的明星。
不过,虽然愿意给郭富城方面一些让步。
但陈启明也不是泥人做的。
在再次去与郭富城方面洽谈的时候,他已经做好准备。
如果郭富城方面得寸进尺,在陈启明这边做出的让步的情况下还不知足,那陈启明就只能启动备用计划了。
这个备用计划很简单。
如果郭富城还是不同意,太平洋这边就会放弃与他合作洽谈,转而重新找人合作。
金城武就很合适。
这家伙作品虽然不多,但在亚洲人气不俗,商业价值直追郭富城。
大不了太平鸟就多耗费一些资源,对四大天王名头进行重新定义洗牌。
这不是没有可能。
四大天王当初为何会出现?
并不是四大天王真的将乐坛压得喘不过气了才出现四大天王的。
四大天王的出现说到底不过是个商业产物。
当时的宝丽金、华纳以及宝丽金为了复制当年谭张争霸的盛况,有意识的成立了四大天王,以此进行吸金。
如今,距离四大天王成立已经过去四五年。
虽然四大天王依旧很坚挺,但陈启明如果愿意耗费大笔资金,他还是有能力对四大天王进行重组的。
当初,推出四大天王的资本主要是tvb、宝丽金与华纳。
其中,tvb这边,陈启明有股份,算是tvb小老板,他要是要对四大天王进行重组,tvb就算有意见,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