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有个单位想转正(2/4)
什么导弹,还不如用火箭弹,便宜。
当然,日后东方某国那种精度堪比导弹,传言射程靠配重控制的火箭弹,就不在讨论范围了。
高振东一席话就解决了这个导弹的一个重大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极难发现的技术隐患,这让大家对高振东的技术功底,都非常佩服。
一位研究人员道“高主任,这个问题最麻烦的是怎么发现问题,现在有你发现了这个问题,剩下的相对就好解决了。”
言下之意,你前面的话我不一定认可,但是刚才这个问题,我是服气的,不过这个问题可以针对性解决,不用把11整个推翻。
对于这种谨慎的态度,高振东也不介意,从整个系统层面来说,有人踩油门,就得有人负责踩刹车,否则一路狂奔,并不一定是好事。
毕竟我们现在的底子薄,受不了折腾,经不起浪费,从大部分人的视角来看,高振东大部分建议的技术风险相当之高。
至于高振东这个挂逼,另当别论,他要做的事情,肯定都是在正常情况下看来技术风险极高的。
像4d装甲书输送车、步兵战车、二代坦克技术预研这些项目,如果不是高振东已经拿出了诸如592、593、新工艺、新炮、新装甲设计等干货,想要推进也不是那么容易。
而且那些干货,要么是已经搞好的,比如592、593,要么是理念先进,但是技术条件是成熟的,比如爆反装甲、复合装甲,所以接受相对容易。
而在反坦克导弹的仿制这个事情上,高振东提出的想法,基本上都是基于全新的技术,还没影子的东西,比如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还没完善的半导体电子技术等,所以大家心存疑虑就很正常了。
会议进行了很久,最终达成的决议,还是按照11仿制我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吧。
毕竟11的纸面指标,在这个时代看来已经是很优秀了,可以把老毛子的“大黄蜂”和汉斯猫的b810“眼镜蛇”吊起来打。
所以在大洋公约国家内有很多国家都装备了11,其中也包括花旗佬。
至于11的最大缺陷,巧了么不是,我们有高振东同志,他发现了这个问题,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这也算是高振东自己给了自己一枪。
总之,由于理念太过先进,指标要求过于优秀,导致技术风险太高,高振东对于反坦克导弹小型化便携化、对11只是仿制其中的部分子系统作为新导弹技术来源之一的建议,暂时作为技术预研的方向保留,导弹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