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1/3)
443
南京城,仁义书肆。
净室里,周易喝着师兄宋仁义亲手泡的茶水,耳边听着丝竹之声环绕。
宋仁义这些年有了钱,不仅在城外置办了庄园。
在办公的区域,还常年有着音乐和舞蹈表演,可以欣赏。
对宋仁义的奢靡生活,表示极大的羡慕。
周易此次来到仁义书肆,是想要实行,把观止堂开到所有布政使司衙门门前的计划。
计划的第一步,便是找到宋仁义,让宋师兄,帮助周易培养可以独当一面的掌柜,并进行观止堂各地分号的选址工作。
宋仁义听完了周易的计划,先是点了点头,表示周易期望他做的事情,都可以完成。
紧接着又是轻轻摇头,向周易提出。
这个在全国各地开观止堂分店的想法虽然很好,但实际操作上,却是有着很大困难。
周易笑着点了点头,让宋师兄接着说下去。
宋仁义结合着他的经商经验,说了观止堂新址修建的三个困难之处:
一是外地人在陌生的地方,买地建房,成本太大,还容易受到当地官府欺辱。
针对这个困难,宋仁义还说。
他一般都是会选择和当地本土土生土长之人合作。
周易摇了摇头。
周易也曾经想过,和外地土着一起经营一家观止堂。
但想到各地的土着们很难掌握白话文写作和外科手术这两项技能。
便暂时作罢了。
周易想到的办法就是求助太子朱标,或者皇帝朱元章。
期望能够利用行政的力量,帮助在各地站稳脚跟。
因为,观止堂,不论是医馆还是学堂,都不是完全以买卖为主的商人。
帮助大明王朝教化百姓,治病救人
朱元章和朱标爷俩,总该要有些表示。
宋仁义听着周易说的话一愣。
周易说的方法,在宋仁义看来,简直是天马行空,无法理解。
但详细思考一下,也有着几分道理。
只不过之前的宋仁义,是以一个完全商人的身份在思考问题。
但不论是周易的身份,还是周易所建的“观止堂”。
都是从更大的格局中,思考问题!
宋仁义点了点头,紧接着提的第二个问题:
二是装在瓷瓶里面的酒精,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在半路被摔坏或者抢劫,很难保证酒能够及时地到达各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