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暮天欲颓 风雨齐骤 16章:君子立世(中)(2/3)
,城中所有酒楼免费供酒三日,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无数人酣畅大醉后一头栽进酒缸里,酒香漫城数月不散,至今城中尚有一条酒香河,是奉天皇帝宴请众臣时兴盛有感,朝水渠倾倒一杯酒后众臣纷纷效仿,而后全城百姓不论身份地位也皆如此而来。
江朔北身子前倾,轻声道:“那你知道北伐之意出自谁人手笔?”
苏胤心口狂跳不止,联想起镇平王和府主恭敬的态度,突然好似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江朔北看到苏胤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很是受用,晃着脑袋道:“这件事就连朝堂上也是个鲜有人知的秘密。当年除了三公和几位随圣驾出征的将军外,再无人知道其中细节。北伐匈奴从粮草调度,各州郡兵马集结、制衡各方势力、甚至连出兵地点、兵马分配、到达草原后的具体粮道安排和合击匈奴王庭的筹划,都是荀推暮事先制定好的,我之所以了解其中一二,也是我父亲有所提及。”
“哼、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父亲一身戎马,身上的伤疤和战功一样多。生平最厌恶的就是口中有大话却做不出大事的读书人,这些年在边境上没少骂议论边防军务的北地大儒,冀州的洛水书院不是号称北三州书院之首么?在他看来却是一堆整天吃饱了没事做张口就来的书呆子,朽不可闻。”
江朔北说到这不屑的嗤笑两声,随即正色道:“唯独荀推暮,我父亲能甘心的尊称一声先生,有一次喝多了还跟我说倘若天下读书人都能像荀先生一样,他也弃武从文了!”
苏胤听后哑然失笑,鹰扬将军江横,这可是能让御史台都不敢进谏的狠角色。太学府里这帮王侯子弟人人腰间悬剑,大半都是思慕鹰扬将军的风采,他们嘴中的江横几乎和道观里的三清一样几近为神。也就能在江朔北的口中听到些人情味了。
苏胤略一思索,觉得不对又问道:“北伐这等关乎大宁国运的事都出自荀先生之手,那荀先生当年到底是在朝中是何地位?现任的三公可都任职数十年,六部里的尚书之位更替我多少也知道些,可从没听过荀先生的名字啊?再往下,想必也不能对这等大事指手画脚吧。”
江朔北竖起一指,猛的长吸一口,中气十足的说道:“无官无职、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