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往贼船上忽悠(1/6)
当徐声任重轮韩三爷一行人来到庆功宴现场的时候,宴会上已经来了不少人。
不管是之前有着恩怨的华艺,还是准备大举进军娱乐产业的滕讯阿里,都没有落下。
《建中影3》的单日票房虽然滑落到了单日六千万,但三十亿的票房摆在那里,如果院线方开启延期秘钥,甚至有机会冲击一下四十亿。
这样一部以特效闻名的大片,在中小成本电影还没占领市场的时候,无疑是圈里的风向标。
再加上先前思湘文化拿出来的投资项目,也证明思湘文化不是关起门来吃独食,所以这些闻着味道了的影视制作方也都纷纷找上门来。
滕讯虽然收购了点娘,但是点娘ip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流量时代才刚刚开始,点娘上的很多ip都还没展现出足够的价值。
要论起来,现阶段掌握着圈里绝大多数ip版权的,还得是徐声的启航文化。
所以这些人也都想着还能不能再让思湘文化拿出一些项目出来,就比如此时的王常田。
“徐导呀,恭喜了,《剑中原》系列很成功,前两部上映的时候我们还在好奇这个系列怎么能拿那么高的票房,现在第三部上映我算是看懂了,徐导不愧是年轻人,对年轻一代的卖点研究得很透彻呐。”
嘴上这么说,其实很多老一辈的电影人都看不上《剑中原》里面那种直接的装比方式。
与早期的港式武侠不同,《剑中原》里面没有了早期香江武侠的快意恩仇,而是把电影的重心放到了情怀上面。
自断手足折剑出江湖的温华是情义,苦读二十年诗书一扫徽山的轩辕敬城是气节,甘愿赴死也要为楚王后道一声冤屈的曹长卿是执着……
《剑中原》里每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呈现出来都能勾起很多人的情怀。
但偏偏现在的年轻人在经历过香江武侠的兴衰之后,也怀念着这种情怀。
所以尽管王常田心里看不起《剑中原》这个题材本身,但时下的却不得不让他底下高昂的头颅。
“王总说笑了,我这两年的精力都放在《山海经》上面,确实也没想到《剑中原3》能有现在的成绩。”
王常田顺坡下驴,“你们思湘文化的项目还真是多得让人羡慕呀,别的不说,你们上半年就拿出了十个项目出来融资,光线近几年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项目。”
“王总过奖了,我也是没有办法,要不然大家都认为思湘文化在吃独食,以后不给我的电影上映了怎么办?”
徐声索性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