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票房第一的女导演(4/6)
电影在拍出来之后,该怎样去剪辑,该怎样去审核,这些都是制作人的工作。
剪辑出来审核通过后的电影,才能放到观众面前。
制作人可以说是把控着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而宁昊之所以转型,也是因为他身边这个圈子逐渐成长的原因。
当初跟着你的人都渐渐的活出了名堂,自然会把你推向更高的平台。
宁昊这几年,就和中影走得很近。
而宁昊本人,在圈里也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所以他才不愿拿《心花怒放》去和《智取威虎山》硬碰硬。
而回到电影本身,《心花怒放》标榜的是一部喜剧,但是在徐声看来,这个故事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
电影里黄柏饰演的牛耿,一出场就以一个极为悲观的形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被人撬了墙角,然而却连说一句重话的勇气都没有。
喜剧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管是《唐探》系列里的唐仁,还是《心花怒放》里的牛耿,人物的一出场总是绿油油的一片。
是不是只有这样的设定,才能让看官们更有代入感?
《心花怒放》其实就是一个伤心男人找回生活自信的故事,故事的内容跟喜剧根本不沾边。
但是电影里的徐山争和黄柏,却将这个故事演绎得很好。
其实仔细去看这部电影,会发现电影里的很多台词都有教做人玩文艺的痕迹。
但是当两个喜剧天分很强的人去演绎这个故事,电影看起来就没那么的严肃了。
这也是《心花怒放》成功的一大原因。
而同样的问题,回到原版的《港囧》之上,徐山争一个人的功力就显得没那么足了。
原版的《港囧》,徐山争心高气傲的抛开了王宝墙,找了个形象看起来能取笑大众的包贝耳。
徐山争那一版的《港囧》虽然取得了16亿票房,但相比《泰囧》的成功来说,整体还是失败的。
囧系列这个ip的潜力不亚于后来的《唐人街探案》系列,也正是因为徐山争抛开了王宝墙黄柏单干,导致最后把囧系列的路人缘败了个一干二净。
所以在徐声引进囧系列的时候,就注定这一版的《港囧》和原版会有很大的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徐声要把《港囧》放到春节档的原因。
贺岁档的档期是挺不错的,但是《港囧》这样的喜剧片明显更符合春节档的市场。
囧系列只要能保证一定的影响力,这个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