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流量时代的前夕(3/5)
了流量时代的大潮里。
相比之下,博纳就没那么幸运了,在14年股份分解之后,博纳的竞争力远不如从前,随后渐渐掉队,被华策、新丽这些后来者所超越。
对抗流量时代不可能,但是如果能在流量时代到来之前能把思湘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到一定的地步。
那时候的思湘文化必然会成为圈里的风向标。
只有这样,思湘文化才能避免被流量时代的浪头拍进水里。
现在的华艺虽然陷入了困境,但是这样的困境还不至于让华艺清醒。
流量时代里的华艺,在逐渐认识到“去影视化”走不通之后,也慢慢的把老本行捡了起来。
华艺的底蕴还是有的,王家兄弟转幕后之后,公司的运营与二人的关系就不大了。
现在的华艺要适当抽一鞭子,才能让固执的王家兄弟甘心退到幕后,而不是把秦雨推出来当傀儡。
老牌的影视企业只要坚挺着,滕讯阿里想推动流量时代的进程,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说白了,这就是圈里的合纵连横。
不管在哪一个圈子里,都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流量时代的前夕,必须得提早做好准备。所以,徐声还是把《不死人》提到贺岁档。
公司现有的可以上映的项目中,还有《死亡环绕》和《等风来》这样的优质项目。
但是比起追加过投资的《不死人》,这两部电影的分量还是轻了一些。
《死亡环绕》是思湘文化悬疑系列的开山之作,不管导演还是演员阵容,是根本不能和《私人订制》媲美的。
《等风来》就不用说了,滕化涛失去《失恋33天》之后第一次试水大荧幕,去跟《私人订制》争锋根本不可能。
也只有投资超五亿的《不死人》,在故事和特效场面上有冲击记录的可能。
要打疼华艺,就得要从华艺最缺少的东西上入手。
虽然《私人订制》也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
冯晓钢的电影,从《甲方乙方》开始,教做人的痕迹太过于明显。
亦或者说,冯晓钢在这部电影里,有着太多想要批判的社会的情绪。
《私人订制》虽然放在了贺岁档,但却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贺岁喜剧。
就拿电影一开始,范威老师登场,一开始就是各种讽刺,什么“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之类。
这种桥段的意图过于明显,反而使观众觉得自己好像就是行走在丑陋的边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