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张 话不投机(2/5)
救大宋的希望寄托在了男主身上。
一水的网文升级套路,男主最后通过火药灭了降智的饕餮,拯救了大宋,最后还留了下来。
故事线还能说得过去,主角加点金手指基本没什么问题。可放眼点娘的小说,却没有把西方吸血鬼写成西施良配的。
国人还接受不了西方人拯救大宋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我们也不需要任何人拯救。
马特达蒙的主角,就算换成一个不学无术的小偷小摸大众都能接受。
可偏偏,这特么是一部合拍片,编剧还全都是外人。
张义某为了这部电影,可是煞费苦心。为了融入更多的华夏元素,张义某把火药、水墨长城、孔明灯、战鼓和秦腔这些元素都放进了电影里。
但最后扭曲的故事让电影一败涂地。
不止国内,就算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外,《长城》的票房也一败涂地。
文化部是想打造华夏版的《指环王》,但是却拍成了一部软骨头的烂片。
照徐声来看,既然主旨是长城,为何不把长城的历史搬出来呢?
秦朝的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族,为何不把抵御外族的大秦演绎成可以包容外族人民,只抵御贪婪饕餮的大秦呢?
这样不仅突出了国家政策理念,在故事上也有了更多可以作为的地方。
我们只接受受不了贪婪笼罩外族人民,对于贪婪的饕餮就算是舍身忘我也得逼在国门之外。
这样的隐喻,比之一帮好莱坞编剧写出来的故事又差在哪?
说实话,知道张义某约自己过来是为了讨论《长城》这个故事的时候,徐声第一时间就想把《长城》这个ip抢过来。
不是他有把握去拍,抢过来更多只是为了一种保护。
在徐声心里的《长城》,至少是一部能展现华夏民族英雄气节的《长城》,而不是靠一个外国人拯救的软骨头。
国产电影走出国门的方式真就是一味的迎合外人的口味吗?
我们的民族文化里的精粹,为什么不能展现到电影里?
“张导,剧本的话,我可以尝试写一写,到时候张导可以参考一下。电影需要投资的话,思湘文化也可以参与进来,但思湘文化绝不会走合拍片的路子。”
张义某闻言,微微愣了愣。
徐声虽然年轻,但《盗梦空间》系列和《剑中原》系列两部系列片,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虽是圈里的老前辈,但同样也很认可跟前这个年轻人的才华。
徐声愿意帮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