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粮油(1/2)
深夜的汉国王宫之中,乾清宫内某间图书室,乌黑的眼睛专注地扫视奏章。
“哗啦。”
白天抽时间陪伴大进和孩子们的代价在这时显现出来了:
陆大古需要加班处理工作,政务呈上他的桌子以后可不会自动减少,除非大进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帮他处理了一部分。
幸而主要是些重复的琐事。
“夫君。”
这时候,着素色长裙的栗发女人款款走进图书室,她来到大古身后,弯下腰,目光扫过他手中的奏疏和桌上整齐摆放的奏章堆与资料。
“这么晚了还没弄完吗?”
“啊,不小心留的太多了。”
她在他旁边坐下来,看他拿起一本本奏章,他说:
“虽然大部分都是些重复的琐事,可我必须过目。”
听着他的话,大进拿起一本奏章,打开,上面赫然写道:
王上您还好吗?臣这里有些土特产羊肉干,请王上过目。
陆大古回:寡人安好,这边肉干很多,不必多送。
“这不是这个人第一次向我问好了。”他随手拉开抽屉,里面有整摞数月的问好奏折,“这都是他写的。”
大进歪了下头,颦眉。
“垃圾邮件?”
总体上看,文字和文化的变化与生产力进步、技术路线密不可分,在西方,人们用莎草芯浸泡六天后并排铺在板上,再以木槌捶打挤去水分,后用石头等重物压,待其干燥,制成莎草纸,或者直接制作兽皮,如羊皮纸,如此产生的文字载体价值高数量少,只能用于宗教祭祀,和中上层人士之间往来,于是欧罗巴中世纪诞生了“巴斯塔德体”等哥特体系字体,人们在他们的表音文字上大量增加饰线和花纹,为追求和他们“身份”、文字表述内容的“地位”符合的优雅美观而贬损文字的实用性。
在东方,早期先民用火烤杀青后的竹片书写文字,单个竹片能承载的文字有限,于是人们用丝线将竹片穿起来做成竹简,而后他们发现,对植物纤维进行特定的工艺步骤处理可以做成纸,纸比竹片使用更方便,于是人们淘汰了竹片,不过出于技术惯性,许多时候对纸的使用如竹简那般,便做出了【卷轴】,卷轴要像竹简那样将内容展示出来,就需要展开,展开后纸面是一列列出现在人眼前的,所以内容也该一列列写画,以便卷轴使用者最快了解内容。
是以西方自古横着写,东方古代竖着写。
并且,由于我们的文化体系一脉相承,我们至今仍使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