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县衙小事二(2/3)
回保护两家亲属和剿灭于毒势力的战绩来说,曹昂是完全有实力上升到跟夏侯宇平级的,偏偏就因为夏侯宇一番话,不但他从骑兵变成步兵,还被按在军候职位上没有升上来。
“那这两篇文章”拿着两篇文章荀氏二人问道。
“子卿说过《千字文》本就是幼童启蒙之作,没必要捂在怀里当个宝贝,他还说过以后有机会建立学堂,必然会将这千字文送过去,让学子们都有机会学习。所以你们如果想传阅出去,在跟曹公提一下后倒不是不可能。但这《三十六计》为军法兵书,作为曹公手下,咱们之间互相传阅或者研讨倒是没有问题,只是不要传出去就行。”对夏侯宇的这两篇著作,曹操早就有安排。前者无疑能给夏侯宇在文坛上带来好处和地位,所以传出去有益无害,而且还能让曹操获得更多的文人的关注,而后者就只有他们这些谋臣军师才能翻阅。
毕竟兵书这种东西,传出去后万一被别人所学,然后依葫芦画瓢用里面的方法来攻击曹公,那岂不是亏大了。
带着一脸开心回到西营的夏侯宇还不知道县衙这边发生的事情。在夏侯惇的安排下,他要先把中午说的这些内容整理一遍,写成军报然后传给夏侯惇。然后夏侯惇会在检阅后在往上传递给曹操。
因为就像那些校尉所说的那样,前面的训练还算正常,但最后的实战演练就必须要曹操拍板才能决定。
毕竟要进行突袭必然是找其他几个将军的部下来进行,双方如果真刀真枪,万一闹出大乱子,没人能承受这个结果。只有报请曹操后,由他决定最后这演练是否进行。
为此,夏侯宇也叫来了曹昂和赵强。两人曹昂擅长骑兵,从他那夏侯宇了解了骑兵袭营的时候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赵强擅长步兵,在他那夏侯宇仔细切反复的询问了关于大营防守遇见各种攻击的应对策略。
结合两人的话语,他参照这前面夏侯惇送过来的大营布防图,不断的修改着自己的方案。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军营忙碌了很多。时不时就能听到各个营地传来紧急集合的口令,而夏侯宇这边的进展相对于其他几营是最慢的。
当然这其中并不是士兵们产生抵抗心里或者怠惰不听宣。单纯的是盾步兵的装备是所有兵种里面最繁杂的。即使有赵强的不断教导,大伙也学得非常快。但是穿上这一身然后全副武装的跑到校场,时间还要求在一炷香之内很多人哪怕不断的加速度,都是卡着点才跑得进来。
相比而言,穿皮甲的弓弩手部队的集合速度就是所有中最快的。毕竟比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