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礁石上琳达谈人生,是舍是得X遇难题(2/3)
的锻炼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琳达见我坐着闷头只顾吃,不说话,以为我还在为自己只是一个本科生而纠结,于是轻轻推了我一把,说道:“曾听你说当初你来美国时是想读一个博士的,后来为什么又不读了?”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我被琳达这么一说,回过神来,看了琳达一眼,说道:
“没错,我也确实这样想过。有一次我的导师陈叔伯把我找了去,问我说怎么本科补完了都这些年了,怎么还不开始我的博士学业?”
“应当承认,中国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在我心中,想获得一个博士学位一直是个梦想,因此我导师的话又让我对是否要念一个博士的天平出现了倾斜。”
“所以,在我的工作上和经济上完全站稳脚之后,我选择了利用业余时间回到我的santaclaa去念一个博士学位。我选的博士课程是四年制的,即先修两年的硕士,然后再修两年的博士,最后写一篇博士论文的那种。”
琳达从来没有听我讲过有关我读博士的事情,只是听说我当初来美国是为了念个博士学位的,因此就好奇地问道:“后来呢?”
“后来?没有了!”我略带沮丧地答道。
“为什么?”琳达不解地问道。
我沉默了片刻,放下手中的汉堡包,从身边捡起了一颗小石子,用力投入远方的海中,仿佛在甩掉某种包袱,说道:
“读书对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是时间,你看我有时间吗?!”
“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论文。”我又补充了一句。
我说的是实话,按获得一个博士学位的规定,美国读博士的时间最多是八年,在这八年中,你的博士论文必须在一本有影响的杂志上公开发表过才行,因此论文的题目非常重要,而且需要花时间去做一番深入的研究才行,否则这论文是绝对发表不了的。
在美国,完成一篇博士论文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跟着导师去做课题,然后跟在导师后面发表一篇论文,但这意味着课题主要的内容是导师做的,你虽然也能帮助做点研究,但主要的工作只是帮助收集和整理数据而已,与付出的时间相比,实在不成比例,但这是一条比较容易的途径。
还有一条是导师给你一个课题,或者你自己找来一个课题,你自己独立去研究,但不是所有的课题都是可以出研究成果的,没有研究成果,那论文就是空洞的,自然不会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因此这是一条比较难的途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