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X情书邀战友, Z芳心被俘获(2/3)
的上午,我在学校门口等到了z,我照例把上课笔记借给了她,但这次我在上课笔记中偷偷地夹了一封信。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信的内容——因为这是发自我肺腑的心声。
信是这样写的:
`
z:您好!
虽然你我萍水相逢,但相同的遭遇和理想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你,来自被人瞧不起菜场;
我,更惨,由于从小患有支气管哮喘,因此1970年中学毕业后变成了一个待业的“病休青年”,最后不得不去了满是大妈大姨的里弄生产组;
但是,我们俩都不愿意向命运屈服——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相信:苦难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
曾记得:
1937年,淞沪会战失败,日本占领上海后看上了地处上海中心地段的静安寺,想征用为宪兵司令部,于是给静安寺的主持方丈下了个最后通牒,限令30天内搬离。
中国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当时的静安寺在上海香火很盛,现在要变成日本侵略者的宪兵司令部,因此消息传出后就在上海滩好像在一口油锅里滴入了一滴冷水——炸开了。
但日本侵略者是蛮横的,硬扛的话,不仅最后无法保全静安寺,且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不得已之下,静安寺的主持方丈只能将日本宪兵司令部告上了法庭。
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后,在战略上希望迅速稳定上海动乱的局面,让上海尽快变成侵华日军进攻当时中国的国都南京的一块跳板,同时也为了粉饰日军占领军的形象,因此急需在上海建立一个貌似开明、法制的外在社会形象。
于是,在日本占领军的授意下,当时的上海伪政权公开审理了此案。
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当时上海所有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在日本占领军的淫威下没一个敢作为原告静安寺的辩护律师出庭。
如果没有辩护律师,那么静安寺在这场官司中必输无疑!
随着开庭日期的越来越近,静安寺的主持方丈面对没有辩护律师的困境而一筹莫展时,一个年轻的律师,一个没有任何知名度的律师,来到了静安寺,说愿意不计报酬地作为静安寺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为静安寺出庭辩护。
接下来的几天,这位年轻的律师接到了很多的威胁利诱的信,信封里有寄子弹的,有寄匕首的,还有寄大额支票和金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