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留给大魏王朝的时间不多了(2/4)
,已经不弱于北方草原骑兵。
然后翻脸不认人了,索要的银两越来越多,还要求给他们送女人,甚至到现在直接要求和亲。
让大魏王朝派公主去和亲,顺带着要三千侍女过去。
谁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仁宗选择拒绝,结果南蛮王庭竟联手北方草原骑兵直接入侵大魏。
就是这一仗,打没了仁宗,因为这一仗,大魏死伤超过五十万,最终不得已之下,答应南蛮王庭的要求。
而且南边关山一脉全部丢失。
顺带着北边烟云十六州也没了。
仁宗吐血,郁郁寡欢,大魏王朝差点就崩了。
好在仁宗临死的两年时间,通过一系列手段,硬生生稳住大局,而这一系列手段就是赔钱,赔地。
虽然屈辱,但最起码稳住了局势。
至于东边和西边稍微好一点,只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
东海群岛,有诸国列强,其中瀛国势力最强,流窜大量倭寇,屠杀临海百姓,抢掠大魏子民的资源。
西边则有些不受控制,因为西边是佛门之地,以前还好一点可以稍稍管控,现在不行了。
那里的百姓,只听佛寺的安排,大魏的帝权影响不到那里,而且佛门有景王朝支持,难以动弹。
这就是大魏王朝东南西北的外患。
【东海倭寇】、【南蛮王庭】、【西部佛国】、【北边草原】
再谈谈内部问题,那就更加精彩了,比他娘的明末还要麻烦。
大魏王朝采取的是‘内阁制’,没有宰相,相当于宰相的权力变成了一个组织。
而朝堂有三股势力。
内阁首辅柳严明为首的激进派,权势滔天。
内阁大学士杨宁为首的保守派,韬光养晦。
工部尚书李杰为首的中立派,最惨最弱。
这三股力量霸占朝野,皇帝的权力,大大被削弱,以至于皇帝成为了最弱小的存在。
仁宗在世的时候还好一点,如今女帝登基,几乎所有人都瞧不起这位皇帝。
潜意识还是觉得,女流之辈,不过朝中还是有一点保皇派,只可惜啊,斗不过别人,全部告老还乡去了。
【皇权微弱】,这是第一个问题。
【三王争权】,这又是第二个问题。
仁宗临终前,特赐三位王爷不同的权力,一位是秦王,拥有摄政权,但必须要得到女帝同意。
一位是燕王,掌控三大军营的兵符,就驻扎在京都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